卷6-03章 伯阳 ? 名师(1 / 2)

大周中兴 姬为毅 2331 字 2022-04-20

这一拜,拜得尹吉甫措手不及。

但他没说同意,也没说不同意,只是把伯阳扶起,又默默地弯下腰去,将刚才仲山甫斩断的衣袂拾了起来。

方兴奇道:“太宰,伯阳小友如此志诚拜师,你究竟意下如何?”

尹吉甫抚摸着断袂,苦笑道:“世人道我背信弃义、蒙昧良心,如今旧友与我绝交……唉,我何德何能,又有和颜面,而敢为人之师耶?”

方兴无奈,只是向伯阳努了努嘴。

伯阳自然会意,对尹吉甫道:“世人多有眼无珠,不辨贤愚,太宰何苦自扰?”

尹吉甫摇了摇头:“喔?此话怎讲?”

伯阳道:“昔日商王太甲无道,伊尹放逐其于桐宫,世人说他图谋篡位;周公辅成王于襁褓之中,握发吐哺不忘忧国,世人亦说他有不臣之心。这不是颠倒黑白,还是甚么?可见国人之蜚短流长,历来不足信也。”

“小友折煞我也,”尹吉甫自嘲道,“我乃庸人,岂敢与伊尹、周公二位先贤相比?”

伯阳又道:“远的不说,二十年前周公、召公平国人暴动,共和执政一十五载,何尝不是忧谗畏讥,为妄民所指指点点?”

尹吉甫连连摆手:“此二公高洁,我亦不敢比也。”

“那前任太宰卫伯和何如?”伯阳越说越兴奋,“他半生背负弑兄之名,镐京有难,他便入京勤王,平定暴动,摄居太宰,却还被斥为叛逆之人……”

尹吉甫“唉”地一声:“我比卫伯,如腐草之比芝兰,村醪之比郁鬯,只能算是尸位于太宰一职,又何足道哉。”

伯阳见尹吉甫言辞颓然,稚气未脱的脸上挂满了沮丧。

尹吉甫却道:“听闻伯阳小友乃大周不世出之神童,今日一见,引经据典,巧舌如簧,方知所传不虚。”

“太宰谬赞,”伯阳吐了吐舌头,“昔日小兮丞相主政蜀国时,太宰年方五岁,便在蜀王面前倒背《华阳志》。与昔日之太宰相比,伯阳愧不敢当‘神童’二字。”

伯阳竟知自己幼年逸事,倒是大出尹吉甫意料之外,口中连称“惭愧”,脸上总算露出笑容。

方兴也倍加赞叹道:“伯阳小友,依你之年纪,此等才华,已难能可贵也。”

“不够,”伯阳微微一笑,“还差一点。”

“什么?”尹吉甫和方兴异口同声。

“名师。”言罢,伯阳又对尹吉甫深作一揖。

尹吉甫不禁莞尔,道:“你身旁何愁名师?泮宫之中,良师颇多,若众师才高一石,则少傅仍叔之才独占八斗。更何况你家学渊源,太史寮中,当属令尊学贯古今。小友又何必舍近而求远乎?”

伯阳正色道:“不才不敢言尊师、父上不是,然访高人而师之,本就是古来圣贤求知之道。昔日黄帝问道于广成子,尧帝求学于善卷,上古贤王亦访投名师,何况不肖之伯阳乎?”

尹吉甫还要婉拒,一旁的方兴已然看不下去。

“伯阳小友如此志诚,拜师之志甚笃,太宰何必自矜?”

尹吉甫长叹一声:“非是我有意拒绝,只是才疏学浅,不知还能教伯阳小友什么。”

“六经。”伯阳脱口而出。

“六经?”尹吉甫喟然,默念了数遍。

伯阳迫不及待道:“当初太宰初上任之时,便向天子提议重整六经,这正是我最感兴趣的。”

“说来惭愧,”尹吉甫抚须道,“近年来俗务缠身,此议案我已多年未提也。”

伯阳忙道:“愿闻其详。”

尹吉甫道:“周天子一心要中兴大周,成就不世功业,乃我辈之大幸也。然大周之中兴,仅凭王师威服四海,犹嫌不足,还需集文治之大成。六经者,《易》为首,其后《史》、《书》、《礼》、《乐》、《诗》也。六经多为先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