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大宋胜利是康王一系不能接受的结果,只是李回与张澄都不是为了内斗而损坏大局的人,几乎一下子就没有了任何办法。反倒是曾择小心翼翼地说“假如汴梁失守,我们是不是可以收缩防线,只在陈州一线布防,让金军西去。杨志可是金军的对头,金军应该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吧。”
李回很不满,他没想到曾择会这么说,尤其曾择不是负责军事的太监,能有这样的想法,一定是康王那边讨论的时候听来的。假如一支军队从一开始就存在这样的想法,就会为自己的错误寻找理由,即便没有刘光世那样一听金军到达就逃跑的人,队伍的士气也是一个问题。
李回觉得需要提醒一下康王,而曾择无疑是个不错的传话筒,李回对着曾择解释说“先不说对错,光是在军事上,这个想法就是不牢靠的,汴梁西边是洛阳,杨志现在就开始准备,肯定有着完善的计划。其次就算金军杀过潼关占据长安,杨志也可以利用秦州来消耗对手,绝不会到走投无路的一步。
我们要真的这样做,最大的可能反而是杨志在洛阳一线与金军作战,夺去康王、翟兴的指挥权,甚至可能西京留守与河南府尹都变成定北军的人。到时候急得不是杨志,而是我们,几十万大军的粮草就能让前线的军队不战而溃。现在杭州这边都清楚,对于康王的军队只有改变,所有的将领全部免职调走,军队打散。”
这是要将康王的影响消除得干干净净,曾择吓一跳“谁的主意?这么歹毒。”
张澄点头证明李回的说法“兵部和枢密院都认为,汴梁这边打败仗是将领的问题。定北军中不如杨志的人多了,也有打败仗的时候,可是几乎没有哪支部队出现崩溃的时候,因为在郓王眼里,军队垮掉的将领不可以再信任,下面的将领最起码懂得死战到底。”
曾择自然晓得这个看法没错,苦笑道“要是这样,康王手下一半的将领不能用。”
李回两人没有吱声,曾择已经是给赵构留了足够多的面子,按照朝廷的看法,除了张浚、翟兴、张俊等少数的几个人,康王手下只要与金军交过手的将领都不能用。王庶的西军全部是新人,含金量要等这次大战以后才知道。不过考虑到原先西军面对金军的糟糕战绩,李回心里实在不敢抱太高的指望。
曾择问道“如何给康王回信?”
李回想想说“我给康王写封信,把圣上的意思说明,你亲自送去,看康王什么意思。”
曾择也没有办法,他只是一个传话的太监,李回是位高权重的副枢密使,还有宋徽宗的吩咐;曾择只好点头说“没关系,我可以立即回去,只是我估计康王不会很快做出决定,毕竟赵鼎打算募军三万,康王还有回旋的余地。”
张澄颔首说“我们需要给康王争取一段时间,就算回到杭州,康王的手里也需要重重的筹码,赵鼎那个人不错,是个做实事的人,经过这两年发展,颍昌府现在也是一个富裕的地方,曾择回去,请康王考虑一下,是不是在颍昌府那边设立一个安抚使,把附近陈州几个地方都划过去,最好还是赵鼎负责。”
原来如此,李回露出会心的笑容,张澄的主意就是为赵构留最后一块可以控制的地方,赵鼎也是一定的抗金分子,哪怕张浚兵败也不会轻易撤退;这倒是一个可行的办法,比真州那边刘光世等人好弄了许多。李回笑道“假如没有什么大的意外的话,张浚只要能扛过三个月,郓王在兴州就应当得手了。杨志是个认真的人,即便是不出兵,现在也恐怕在暗中调集人马,到时候一定会增援洛阳;只要杨志大军出了潼关,颍昌府那边就是金军的偏师,背后还有淮西李纲的大军,应该没什么问题。”
李回说完,直接出去吩咐人拿来笔墨纸等物事,笔走龙蛇写完一封信交给曾择,才坐下来举杯说“我们能做的都做了,祝曾大人一路顺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