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窦固并不下令,他在等一个人。他知道,这个人,终究是要来的。果然,急促的马蹄声从远处响起,扬起一股尘土。过不了多时,数人驱马前来,到了法场,都一跃下马,飞奔到窦固面前,弯腰道“见过窦将军!”这些人便是耿恭、范羌、吴猛三人。
俗话说好汉就怕病来磨,耿恭在床上养病,一时冷一时热,汤米不进,堂堂九尺之躯,如山一样倒下。忽听到范羌说李敢去找窦固理论,惊出一身汗来,急忙披衣起坐,摇摇晃晃,勉强上马,带着范羌、吴猛,奋力策马往中军赶去。
耿恭早看到了跪在那里的李敢,见刽子手迟迟未动手,心里有了几分明白。行过礼,耿恭道“窦将军,李敢是一个莽夫,多有冒犯,还请将军怜他勇猛,又有战功,且留他一命,报效国家。”窦固故意沉吟不语。刘张道“耿恭,李敢私闯中军,违抗将令,按律当斩,就是你,也有管教失严之罪,怎么可以贷他一死?”
这时,耿秉也匆匆赶来。暂且回军的诏令让耿秉颇为难受,但他久历官场,知道此事不可挽回,遂一人在帐中暗吞闷气,可听到窦固欲斩李敢,慌忙起来。耿秉将窦固拉至一旁,道“耿恭功高不赏,士卒多有怨言,如今再斩李敢,恐兵士难服、军心难稳啊。再说,当今西域未平,国家正思良将,李敢勇猛过人,正是堪用器材,于国于家,大有益处,要死,何不让他死在战场上呢?”
这番话入情入理,正中窦固下怀,他微微点头,道“将军放心,我自有分寸。”说完,来到耿恭处,道“本待斩了李敢,以正军法,然而,耿将军求情,本帅暂且饶他一死,但须将功补过、戴罪立功!”耿恭奋然道“窦将军有何指示,但请明言,无不遵从。”
“皇上封你为戊己校尉,屯兵金满,正是要你徐图西域。如今,西域的乌孙、龟兹、焉耆等国皆未平复,你立下军令状,三年之内,平定西域诸国,便可贷得李敢一死!”
平定西域正是耿恭与班超的天山之约,他当然毫无异议,正待应声,吴猛轻声道“耿大哥,我看此事并不简单哩,平复西域是都护府的事,我们立军令状,是不是有揽权的嫌疑?以后如何与都护陈睦将军相处?再说,校尉只能统兵二千,这等微弱兵力,自保尚且不足,怎么能平定西域?”耿恭叹息一声,道“我早知这事不简单,但事到如今,不立不行,不然,怎么解救敢弟?”于是不顾吴猛劝阻,慨然应道“我愿立下军令状,三年不平西域,耿恭愿以死谢天下!”
“好,真是壮士!不愧是耿家后代!来人,笔墨伺候!”迅即有人呈来笔墨,耿恭提笔刷刷几言,立下军令状,解开李敢身上的绳索,辞别耿秉,回了军营,不在话下。
次日,窦固回军,留陈睦、耿恭、关宠三人率部屯于西域。窦固想起死去的儿子,想起欲作皇后的女儿,日夜兼程,倍道而行,只盼早日回到京都,免得节外生枝。
过得几日,军队已过玉门关,惭惭望见京都洛阳,窦固恨不得一日穿越。刘张突然道“将军,行军到这里,不必焦急了,当下要爱惜马力,缓缓行军。”窦固不从。刘张又道“皇上志存千里,早就想仿照武帝故事,征服匈奴,皇上同意暂且回军,实在情非得已,不过担心我等拥有精兵,聚众为乱,如果这时回京,一切尽在皇上指掌之间,皇上必定夺我们兵权。那时,对付一只无牙的老虎,就容易多了。这几天,我细问朝使,皇上病情益重。我夜观天文,见紫薇星离位,摇摇欲坠,细细一算,当在这几日泰山崩。现今,我们距京不过几百里,一日即到。等皇上百年后,再行入都,那时,无人能制我们。我们环伺京城,拥立太子,功不可没,没有任何忧虑,还请将军三思。”窦固大喜,道“刘将军这话入情入理,是我没有细思,几乎误了大事。刘将军传我令下去,近日行军辛苦,可就地扎营,休息几日,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