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攻心为上(1 / 2)

廮陶城外,尘土飞扬,旌旗蔽日,诸葛亮与魏延统率的六万大军,与田英麾下的勇士们汇聚一堂,宛如洪流汇聚成海,气势磅礴。

与此同时,从杨氏城追击沛王曹林返回的兵马,亦如倦鸟归巢,陆续抵达廮陶城外,使得汉军的总兵力达到了惊人的三十二万之众,犹如一片乌云,遮蔽了天际。

中军帐内,烛火摇曳,映照出诸葛亮那深邃而睿智的眼眸。他端坐于主位之上,羽扇轻摇,目光如炬,扫视着帐下众将,每一位将领的面容都映在他的眼中,仿佛能洞察其心思。

“诸位,”诸葛亮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廮陶城的守将是荀俣,荀彧之子,城内兵马虽仅五万,却也是坚韧不拔。面对此景,各位有何良策,能使我军不战而屈人之兵?”

马岱闻言,率先挺身而出,拱手道:“丞相,敌军人少势微,我军只需一鼓作气,强攻之下,定能破城,何必费心筹谋?”言罢,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

然而,田英却摇了摇头,反驳道:“马将军勇猛有余,智谋不足。孙子兵法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若强行攻城,虽胜亦损,非长久之计。我等当以谋略为先,方能克敌制胜。”

魏延在一旁点头附和,嘴角挂着一抹玩味的笑意:“田将军所言极是,只是这计谋嘛,老夫尚未想出,呵呵。”

众将闻言,皆低头沉思,帐内顿时陷入一片沉寂,只有烛火跳跃的声音在耳边回响。

诸葛亮见状,轻轻一笑,羽扇轻挥,打破了这份宁静:“吾有一计,可兵不血刃,取廮陶如探囊取物。”

此言一出,众将皆惊,纷纷抬头,目光中充满了好奇与期待。

诸葛亮继续说道:“我军所攻下的房子城与高邑城,其中必有士卒与廮陶城守军有亲属关系。吾欲以此为饵,令他们修书一封,告知城内亲属,若拒不投降,城外亲属必将遭殃,且城破之日,满门抄斩。如此,城内守军必心生恐惧,不战自乱。”

众将听后,皆恍然大悟,纷纷赞叹丞相妙计无双。

诸葛亮随即取出两个锦囊,分别交予魏延与姜维,嘱咐道:“你二人分别前往房子城与高邑城,依计行事,务必小心谨慎。”

魏延与姜维接令后,满心欢喜,将锦囊贴身收好,各自率领本部兵马,如离弦之箭般直奔目的地而去。

魏延抵达房子城后,立即打开锦囊,阅毕,眼中闪过一丝喜色,随即依计行事。

城内,魏延,这位智勇双全的将领,正站在宽阔的广场上,面对着房子城的守军,他的眼神中闪烁着不容置疑的坚决。

他缓缓开口,声音如同冬日里的寒风,穿透了每个人的心扉:“诸位,你们按照城门方位分为四队,首先以东城门守军为例,你们将集中于此广场的一侧。”随着他的话语落下,东城门的守军们开始有序地移动,站成了一列。

“凡廮陶城内有亲属者,速至对面列队;若无,则原地不动。”魏延的话语冰冷而直接,仿佛是一道不可违抗的命令。

此言一出,广场上顿时陷入了一片寂静,士卒们的脸上写满了疑惑与不安。他们彼此对视,眼神中充满了揣测与恐惧,生怕一个不慎,就会踏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时间仿佛凝固,没有人敢轻易迈出一步。魏延见状,嘴角勾起一抹冷笑,那笑容里藏着几分戏谑与冷酷。

他轻轻挥手,身旁的全副武装之士卒立刻会意,手中的兵器在阳光下闪着寒光,仿佛随时准备将生命收割。

“此等人皆无亲人在廮陶,留之无用,可就地活埋。”魏延的话语如同判决书,冰冷而决绝。

士卒们的脸色瞬间变得如同白纸,恐惧像潮水般在他们心中蔓延开来,有人甚至开始颤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