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钱,他以为他是谁?”
卢志芳看了看那些门票,“这是百老汇的门票,不便宜的。”
听她这么说,黎全武的脸色更不好看了,“能有多不便宜?”
“这些加在一起,价值应该有两千米刀了。”卢志芳幽幽道。
黎全武不说话了。
两千米刀,对于黎全武他们这群留米的人来说绝对不是一个小数字,大家在业余时间打工,一个月大部分也就是几百米刀的收入。
其他人听到卢志芳的话,面色晴朗了许多。
文人都好面子,虽说人家没有说什么道歉的话,但送来这些门票其实就是一种诚意嘛!
“来米国一年多了,一直住在曼哈顿,我们没去百老汇看过呢!”有人情绪低沉的说道。
在米国,去百老汇现场观看音乐剧和话剧可不是个便宜的娱乐活动,门票动辄百刀起步,对于他们这些条件困难的留学生来说,太奢侈了。
在这句话说完之后,气氛有些微妙。
大家都想到了程丹青和黎全武那天送林为民离开后说的话,林为民是坐着奔驰走的。
之前见面的时候,大家在跟林为民谈话的时候态度中多多少少带了点骄傲,别看伱在国内出名,可我们却已经人在国外了。
可现在大家终于发现,林为民这人的独特之处。
以前大家只知道林为民在国内很有名,还出版到了国外,但他们对这些都没什么概念。
出入代步的奔驰车、随手送出的两千米刀,终于让众人意识到了他们那点身在米国的骄傲,在林为民眼中似乎并不值得一提。
想到这里,一种难言的感觉爬上众人的心头。
屈辱吗?好像有点。但一想到人家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混的都是风生水起,自己似乎也没什么资格去指责人家。
人家从来到走态度都很好,现在又送上了价值不菲的门票。
可心里就是有点不得劲,那种感觉说不上来,反正有点憋屈。
“别都不说话啊!那这些门票怎么办?”黎全武嚷嚷道。
众人沉默了半天,终于有人伸手抽出了两张门票,“不去白不去!好歹也是几百米刀的门票,正好带我老婆一起去看看!”
“就是。干嘛不去,我倒要看看,这个林为民有什么了不起的!”
一群人很快就将门票瓜分完毕,给程丹青和木心留了两张票。
“老师,您去吗?”程丹青问道。
木心笑呵呵道:“门票都有了,那就去看看嘛!我们中国人写的话剧在米国百老汇上演,当然要去捧场了!”
木心的话说完,众人眼前一亮,这格局一下子不就打开了吗?
对啊!我们可不是去支持林为民的,而是去支持中国人的!
翌日傍晚,百老汇。
位于西41街208号的尼德兰德剧院建造于1921年,是尼德兰剧院组织在百老汇拥有的九家剧院之一。
这次《追风筝的人》的首演地点定在了这里,除了这里正巧刚刚撤下了一部话剧之外,还因为尼德兰剧院组织恰好也是这部话剧的投资人之一。
《触不可及》的成功,充分验证了阿瑟·米勒的眼光,很多百老汇的剧院、制作公司、版权公司在得到阿瑟·米勒准备再接再厉制作《追风筝的人》的消息后,主动上门送投资。
阿瑟·米勒是个成熟的剧作家,他深谙百老汇的运行规则,所以对送上门的投资并不拒绝,哪怕这会分润他本应该得到的利润。
之前他拉着林为民投资《追风筝的人》,也是因为拉了这么多投资人,也不差林为民这个原作者和编剧。
可林为民比他想的更加精明和有分寸,果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