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七章:时来天地皆同力(2 / 2)

螺纹钢和水泥。

扩张化肥厂,投资轧钢厂、水泥厂其实是把握了当下的实际情况。

按照黄瀚的经验判断,这些厂至少能够红火十年,走下坡路时还能苟延残喘十年,生存二十年没问题,投资还是有价值的。

至于是不是牺牲了环保?唉!世界上哪有两全其美的办法?

受限于原材料,增加派驻各大钢厂的采购员那是各县都在采取的办法,三水县也这样做了,效果不怎么理想。

三水县轻工业搞得好,纺织品很多。

大包干后农村的副业搞得有声有色,副食品的供应年增长超过百分之三十。

前期就是秦昆仑利用副食品计划串换船用钢板支撑起了几个船厂的原材料供应,造出几百艘八十吨左右的运输船,使得三水县水运能力远超过扬州地区其他县城。

也是因为拥有运力的优势,才使得三水县的几个大工程没有出现由于等材料而误工的现象。

黄瀚一直在注意听沈建华和姜县长几人的交谈,他知道国家物资紧张的势头最少还得维持十年左右,此时要解决这个难题,神仙都做不到。

上个月月底,黄道舟在物资局开会时,钱普义、李章荣几个得知黄道舟拿到了一千八百多稿费,都起哄要黄道舟请客。

于是乎,物资局七八个主要领导、党委委员加上刘经理、祝厂长都来“事竟成饭店”喝酒。

然后大家一致要求黄瀚参加,理由很充足,局长陈义华没见过黄瀚。

钱普义、刘经理等等经常在陈义华面前提起黄瀚,都认为黄瀚是个天才。

老牌大学生陈义华根本不相信,但是他没有轻视黄瀚,那是因为黄瀚能弹钢琴、作词、谱曲。

钱普义几个一定要让黄瀚和陈义华见上面,他们心里还期待着黄瀚天南海北一番胡侃,直接把不太合群有着知识分子傲气的陈义华侃晕呢!

然结果大出所料,黄瀚和陈局长聊得很投机,一直在谈陈义华做翻译时跟苏联专家打交道的趣事,聊苏联的异国风情。

陈义华曾经在苏联学习过半年,算不上留学,应该属于短期培训班。

那时的中国学英语的人数远不如学俄语的,陈义华就不懂英语,精通俄语,几杯酒下肚来了兴致,还用俄语背诵了《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