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瑺是什么个玩意,代表了哪类人意志,在做不要太清楚,妥妥的守旧势力代表,资深的名教卫道士。
老皇爷这么会派怎么一玩意南下主婚?
这不是搞事吗?
“麻烦了啊!”
“今天是十月初九,也就说这犊子要么已经南下了,要么被飓风挡在了南直隶!”
“搞什么鬼?”
……
前后宋濂,后有茹瑺,都是地方士族的典型代表,茹瑺虽不算是江南士族,但其却能代表南方士族。
提到茹瑺,怎么都要提刘三吾这个人呢,这两人几乎就是一对利益孪生体,联合在起来代表湘党的利益。
茹瑺,衡山藻江人士,算是古代神童的代表。
神童,古来稍有!
加之被强附某些美好的寓意,一旦出现不仅可算作本地官员的政绩,神童本人踏上仕途之后也多有加成。
六岁背出千家诗,八岁熟读唐诗宋词,十岁经意《大学》《中庸》的茹瑺,从其出现在洪武初年的邸报中那一刻开始,就注定了其不早夭,便会以祥瑞?神童的身份,出现在大明高阶官场。
其人生经历亦是如此,以贡生的身份直入国子监,十六岁便伴读与朱标左右。
按理来说有这重关系,朱允熥又是朱标嫡子,茹瑺当站位朱允熥,但很可惜这个世界有前来后到。
从地方被举荐上来,以贡监身份入学国子监的茹瑺,早早滴被打上了南方士族的印记,朱标不死正常继位,茹瑺本身可能还有点选,可朱标死后士族选择了朱允炆,那茹瑺就没得选了。
不过其也因伴读朱标的,在官场快速走完了很多人一辈子都走不完的路,洪武二十三年出任右副都御史,跟着代理兵部尚书,这背后是老朱不竭余力在朱标身上投资,有一种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感觉。
可以说,茹瑺到目前为止,其人生之路太顺,半点坎坷都没遇到的!
洪武一朝能有茹瑺类似经历,且坐上六部尚书之位的,唯出身淮西的户部尚书郁新一人。
但正是因为人生太顺,茹瑺在后建文年间的表现着实不堪。
靖难议和,是茹瑺提的!
出使朱棣大营,是茹瑺带队的!
可表现最差,跪的最快也是茹瑺!
整个过程毫无风骨可言……
软趴趴的,活像早年五十二代衍圣公孔治重现人间,将腐朽名教的嘴脸体现的淋漓精致。
……
不是朱允熥看不起茹瑺,就这一典型的利己主义者,朱允熥有千般手段让茹瑺闭嘴,百种手段令其先保自身,十余种手段拉拢成为合伙人。
但这不代表,茹瑺南下就不恶心人,琼海方面无需做准备。
没办法,谁让茹瑺身边还有一个人,刘三吾!
如果说现在茹瑺身上的标签,是其本性没暴露之前,谋求更多利益所需的工具,那刘三吾这个人就是真的地方士族代表,名教的卫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