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一百二十一章 漏捡大发了(2 / 2)

可以肯定地说,凡带差紫色的成彩绝为真品。”

而荣宝斋的瓷器鉴定大师耿宝昌先生则道:“至于独具特色的姹紫,色如赤铁,表面干涩无光,过去有人对此色不甚了解,每清洗便误认为是污垢,进行刮削,损及彩釉。作为识别成化斗彩的特殊依据,常凭此色便可定论,所有后仿者均望尘莫及。”

这只葡萄杯的用色相对简单,主要就是嫩绿色、黄色还有紫色,也正因为如此,‘姹紫’的特征在这小杯子上亦得到了完美的体现,本来的色疵,现在成了加分项和特征项,让周至一眼就认了出来。

因为这个颜色太过于特殊了,成化所用紫色,其实是金属锰离子的呈色,因为当时这种颜色刚刚出来,匠人们对它的控制往往还达不到完美。

根据后来的科学诊断,发现这种呈色如果矿料用量超过‘饱和’,则烧成后的紫色反而会失去色泽。因此为了弥补画面中这种“无光紫色”的美中不足,在绘制好紫色以后,匠人们还会再适当部位点上亮釉,掩盖瑕疵。

然而巧合就发生了,成化所用的亮釉本来也不是太纯粹,有些偏蓝,而这种加工工艺,造成了蓝紫交相辉映的光泽,反倒是更好地体现了葡萄成熟时的质感。

而亮釉在烧造过程中,和底下的紫色也发生了一些融合,流动,让画面上的葡萄形成了一种类似国画写意葡萄创作时那种先上紫,再上蓝,再上水晕染的效果。

经此一变,“差紫”就摇身一变,变成了真正的“姹紫”,拥有了“一品紫”这个高大上的称呼。

更加好笑的是,当釉色工艺进一步成熟,匠人们在发现了稳定发挥的紫色釉料之后,很自然地就将这种麻烦的绘紫方法给无情抛弃了。

等到又过了几朝,当人们的审美重新发生变化,再次发现成化斗彩中“姹紫”之美的时候,却发现这项工艺,已经彻底失传了。

清三代穷极人力物力,都没有办法将之复原出来,连“差近”都做不到,而仿造明成化斗彩瓷器上“姹紫”,也成了中国瓷器仿古史上的终极难题。

当然了,成化斗彩的造型和图案很多,并非每一件器物上都有“姹紫”存在,明代工匠对这耗时费力还不见得能够成功的紫色也很不乐意烧造,这就导致了含有“差紫”色的成化瓷器,越发如凤毛麟角,珍贵非常。

周至知道首都博物馆里收藏这样的杯子,还是一对儿,出自赫舍里氏之墓。

赫舍里氏是个七岁就夭折的小女孩,之所以会有那么珍贵的陪葬,是因为她是清初重臣索尼孙女,索额图的女儿,孝诚皇后的堂妹,不是一般人。

手中转着这只小巧的杯子,周至吹了一口口哨:“这个漏,可捡大发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