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人均寿命(1 / 2)

朕即大宋 杨氏良家子 227 字 2022-11-15

经过督察院这次浩浩荡荡的弹劾,远方被正式摆到了所有人面前。

究竟是沦为大宋的藩属国,还是成为藩奴的供应地,成为所有远方国家以及大宋内部都在思索地问题。

成为藩国,自然是要受大宋的管控。

帝国的统治从来不是温情脉脉的,仅一点关税放开,由中央指定,这就对属国的经济是一场无比严重的冲击。

没有主权自主,就绝对没有经济自主。

而这一点还是所有统治中最温情,最宽松的一点。

但不想成为大宋文明体系中的一员,则后果更加惨烈。

就被迫成为了藩奴供应地,他们被排除在文明体系之外,资源卖不出去,百姓因为一点点食物就成千上万的被俘虏。

大宋代表着当今的世界,绝不是一句空谈。

建业十七年,仅大宋内部就有一亿四千多万人口,这占球人口的百分之三十左右。也就是球(包括新大陆),人口总数四亿多。

可是如果把大宋藩属国也算上去,儒家文化圈内的人口就接近两亿人,占据球人口的百分之四十多。

再加上波斯、印地、南洋、埃及等地区,人口迅速突破三亿。

也就意味着大宋文明体系内,人口数值占比世界的75以上。

因此经过这一次弹劾,赵桓发现,自己严重低估了中原文化对整个世界的冲击力。

尤其低估了一个王朝持续存在的影响。

在赵桓之前,太上年间,大宋文明就深刻的影响着周围,不断向四方传播。

周围所有国家的政体都跟大宋相类似,甚至于印地南面的珠利耶国,统兵的都叫侍郎。

三齐佛国,卖个香料还得给中原天子写信,求着大宋降低一点关税,留点利澜给他们。

这种情况,就像大唐没有经历安史之乱,依旧强盛辉煌,牢牢掌握着西域三百年。

在这种情况下,简直不敢想象中原的文化对当地究竟有怎么样恐怖的影响力。

而这场弹劾的余波未停,从南洋返回的商人、船长和探索者们已经齐聚在了东京。

其中韩穗回来的是相对较晚的,他从爪哇岛上启航,一路栉风沐雨,甚至不避风暴,第一时间赶回了中原。

这一点让他尤为感慨,万幸自己投资了苏州的造船厂,大宋民间最顶级的巨舰高达十余万石(六七千吨),已经不弱于风帆战列舰,可以在风暴中航行,而不会被暴风雨打散。

深秋,皇宫里的银杏树开满金黄的树叶。

就像易安居士李清照写的诗词《双银杏》:“风韵雍容未甚都。尊前甘橘可为奴。

谁教并蒂连枝摘,玉骨冰肌未肯枯。”

在这满庭繁树的季节,商人、船长和探索者们终于走进了这代表着天下最高权力的宫廷。

韩穗见过百花洲的繁华娇媚,人间胜景,却依旧觉得这皇宫才是美不胜收,有着典型的雍容华贵,威严壮丽。

进入皇宫,韩穗终于见到了那位熟悉的面孔。

一晃十多年过去了,如今是建业十七年,当初三十多岁的天子,如今已经四十六岁,但依旧温澜如玉。

岁月仿佛没有在他脸上留下多少痕迹,这位天子依旧那么年轻,那么精力充沛。

这一点是自然的,为了维持好皇帝的身体状态,皇室财团可谓倾尽力,每年耗费的资产数以千万计,比太上年间国的财政收入还要高,比上百万禁军的军费还要庞大。

所以赵桓的状态完不弱于后世那些四五十岁的女性官员。四五十岁的脸,看起来没有沧桑,没有褶皱,跟三十多岁的年轻人一样。

用三十多岁形容年青人,看起来似乎很违和,但这是时代进步的必然。

在两汉,国的平均寿命不到23岁,所以三十岁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