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使得西方发动的这一场,涉及欧亚非三个大陆的第二次十字军东征,对帝国几乎没有影响。
如果大宋不想管,可以看着十字军和清教徒在亚欧边境打死打生,就像帝国看着边陲长城外两个蛮夷部落低劣的互殴。
此时帝国,进可以干涉欧洲局势,退可以作壁上观,看双方筋疲力尽。
参战与否,全看帝国究竟能从中得到多少利益。
而显然,这场会议中,随着赵桓定下基调,大宋已经决定全力参战。
要通过一场辉煌大胜,威服远方,然后逼迫这一片的国家臣服。
赵桓看着地图,对所有人说道:“泰西蛮夷,之所以敢主动东征,是为了宗教圣战也好,为了劫掠财富也罢,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以为我朝在波斯都护府的军队人数稀少。”
“他们以为波斯都护府那一万五千人要应对一波一波的十字军捉襟见肘,所以才胆敢兴师动众,劫掠东来。”
所有大臣们都认可的点头,这如果波斯能堪比中原,巴格达城里驻军十万,十字军就算是再觊觎东方财富,也不敢兴师东征。
赵桓看着地图,直接说道:“所以朕打算直接向波斯地区增兵!要让这些蛮夷知道,我大宋亦有雷霆之威!让他们铭记,大宋哪怕不愿战争,也能以绝对实力,碾碎一切豺狼。”
“更要昭告天下,义武奋扬,跳梁者,虽强必戮!”
大宋西征以来,一直考量的是经济仗,很少打政治仗。
所以在当地的驻军一直相对较少,能不消耗中原的实力,就尽量就食于当地。
可是,这绝不意味着大宋会一直软弱绥靖。
在大宋动雷霆之怒的情况下,直接动用国家财富支撑一场远征,将立即使军队规模剧增,对所有蛮夷形成碾压性的军事优势。
这将使任何不安分宵小在跳梁作死之前,认真思考大宋动雷霆之怒,几十万王师天降的恐怖后果。
枢相岳飞看着地图上密布的驿城,说道:“依靠沿线向波斯增兵,并非难事。关键在于增兵多少?”
赵桓直接拍板,说道:“十字军首次东征,人数多达十万,这都是用于作战的部队和武装暴徒。王师与其作战,军队规模只能更大,不能更小。”
十字军作战的距离大概也就两千多里,可这十万大军的补给让整个十字军焦头烂额,劫掠不到物资,不得不吃皮革充饥。
大宋如果增兵同样的规模,意味着要从十倍于此的距离上运送海量物资过来。
岳飞面色凝重,说道:“官家的意志,臣等铭刻于心。但要跨越荒漠戈壁、平原大漠,从两万里外保证一支十万人大军的战事,这已经超出了如今建设的这条补给线的极限。”
“关于军队规模方面,臣并无异议,但关于军队征调,臣有个提议。”
赵桓点头,说道:“卿是我朝负责军事部署方面最专业的枢相,有良策可以畅言。”
岳飞走到地图前,说道:“从高昌到波斯的这条补给线是臣亲自设置的,极限状态下可以维持四万五千人的补给。但这不包括给这支部队提供后勤补给的民夫。”
“这意味着我朝大军四万五千人可以无需民夫随军供应的情况下,依靠沿线堡垒的物资,快速机动到波斯都护府。”
朝廷公卿们都一脸严肃的看向地图,都是久经官场的精英了,所有人都明白这种部署真正针对的是谁。
其目的正好与今日廷议的内容南辕北辙,针对的就是波斯都护府治下诸国。
一旦当地有叛乱,围困中原在当地设置的堡垒,狼烟蜂起,半天之内就能从波斯传到中原。
平叛大军步骑万人沿着这条补给线快速机动,可以驰援任何受到围攻的堡垒,击败当地刚刚爆发的叛乱,诛杀叛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