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采用市场手段平衡教育资源(2 / 3)

想要现在就能解决困局,他认为只有两条路可以走,第一条就是得到政府的支持,能够从财政上得到一定的倾斜。

只是他认为本该是最合适的方法,在现在反而可能性很低,理由只有一个,政府财政也拿不出那么多钱出来。

不说为每位学生购买智能教师的费用,光是平板电脑的硬件投入费用,就不是目前的财政能够支撑得起的。

全国有几亿学生,如果每个人配备一台平板电脑,就意味着要投入几千亿元,而每台平板电脑的使用周期最大在10年左右。

现在恰逢国内经济发展最快速的时期,虽然财政增长很快,但是也意味着配套设施建设也会加快,不然基础设施建设将会拖累经济发展的脚步。

从投资性价比来看,将大量的资金投入到教育,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而且国家财政的使用也是有章法的,并不会出现心血来潮而大规模向一个领域倾斜。

加上叶子书也没有信心觉得一家私人企业能够推动这项议题,所以这条路实际上已经被封死了。

第二条路就是采取市场调节的办法,也就是说新东方教育集团正常收费应该较贵,让国内富裕阶层出更多的资金,他们也能承担得起。

然后将这些资金用于补贴经济困难的学生和家庭,让他们能够以相对较低廉的成本,获得同样的教育资源。

只是这条路子,会引来很多非议,如果有政府推动,可能不会有任何问题,本身政府的职责之一就是保证受教育的公平性。

但是一家企业来做这件事情,那些出大价钱的人就会心理不平衡,凭啥他们要花那么多钱,而别人只需要花费很少的金钱就能享受到同等教育资源。

本身教育就是竞争的过程,如果无法获得相对教育优势,在很多人眼里就等于是没有优势,投入的资源等于是无效的。

从竞争关系来看,这样的看法确实是成立的,毕竟高校数量就那么多,好学校资源有限,大家都想要争取。

要么就是依靠聪明大脑,从天赋上取得优势,要么就是靠家庭实力,从教育资源上取得优势,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但是叶子书本人不这么认为,学校教育只是教育的一个方面,虽然能获得社会普遍认可,但是他始终认为这样的教育是有缺陷的。

他希望的是形成终身教育的理念,让每个人就算是不进入高校,依然有追求真理,提升自我的机会和能力。

而这个能力和机会,他认为就是大家都能接收到良好的初级教育资源,将教育基础打牢靠,为继续教育创造有利条件。

如果基础教育这一块有严重的缺失,想要继续教育,基本上是不可能,也没多少人愿意回过头来补上基础教育缺失的部分知识。

如果只是按照现有的经济发展轨迹,采取竞争性学习方式,并没有多大的问题,毕竟优质资源有限,需要进行必要的筛选。

但是他认为按照他的节奏,要不了多少年,国内可能就要进入到全机械智能化社会,到时候需要人类参与劳动的机会大幅减少。

工业产品将会全部有自动化机械来完成,商业和服务业也将会有机器人来接手,整个人类将会彻底变成食利阶层,只不过剥削的对象是机器人而已。

到时候无所事事的人类,总要找点事情干,而他希望看到的不是单纯的吃喝玩乐,而是做些具有一定意义的事情。

而但凡想要做具有一定知识积累要求的事情,就必须要有良好的基础教育,他希望从现在就能打好基础。

大量机器人投入社会生产和服务领域,固然解放了人类劳动,但是也会诞生其他问题,那就是创新力不足的问题。

特别是当人类没有生存压力的情况下,到底是创新力爆发,还是创新力严重不足,叶子书也没法做出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