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8章默契(2 / 2)

1984之狂潮 再次等候 3458 字 2020-03-18

后,会有人找您。贷款的事按照正规流程走,您能的东西也希望能准备好。朋友让我满意,我保证会让朋友更加满意……”

“……”

获得承诺后,安德烈心满意足的告辞离开。荆建同样有种峰回路转后的快感。能够获得这样的巨额贷款,不要白不要!

然而这是笔正常的贷款倒也罢了,荆建却明白绝不会正常,尤其是苏联解体后卢布跳水般的贬值。为了预防可能的后遗症,荆建就需要一道防火墙,而伊里采夫就是个很合适的人选。

表面上,荆建旗下的产业与苏联外贸银行就是很正常的公事往来。而通过伊里采夫的公司,就可以做些上不了台面的事。反正可以制造在香港的“老乡偶遇”,伊里采夫也熟悉苏联的情况,他们之间的交往也会方便些。

应该说,如果真能够拿到这163亿卢布的贷款,荆建做许多事都能方便些。可是现在,他又有些幸福后的烦恼——那么多的钱,又该怎么用呢?

纯粹的贸易肯定不行。难道先贷款,再用贷款去购买苏联的紧俏商品吗?这就是把苏联政府当傻逼了,这不等同于苏联赊账给163亿卢布的货物吗?而且荆建需要的化肥、塑料粒子、有色金属等商品,苏联也要肯卖呀?

为了有所交代,那就一定要有个说得过去的项目。可是又要找什么项目呢?一时之间,荆建就有些找不到方向。

汽车厂肯定不行,而苏联比较优势的也只有重工业。可是真的扳手指算算,还真没什么合适的。

想到最后,荆建决定不去想了。船到桥头自然直,有了钱,还怕没地方花吗?

反正自己也暗示过安德烈,让他发动自己的关系,拿出苏联愿意的项目或者商品,这总比荆建自己盲人摸象强许多吧?

……

安德烈的动作很快,他回到香港后,果然“巧遇”同乡伊里采夫,并且很快就成为了“莫逆之交”。一切仿佛都在默契中进行。贷款申请已经进入到审批流程,而安德烈的项目和商品目录也传真到了荆建的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