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而被绿苔包围着的时候,便失声了起来,瘫坐在那块冰凉的石头上久久无法站立。
………………
农历的二月初九,姐忽然打电话“我有一个事得给你说”。
苏老二连忙问“啥事?姐”。
“咱娘晚上给我托梦了,说是她没墩儿坐,你看是不是去纸货店给咱娘订一个椅子……”?姐似乎有点哽咽。
苏老二心里一惊,是呀!娘活着的时候大部分时间都是坐石头的,那是日子过的不好,现在孩子们谁不是沙发坐的都不想坐了,墩儿都是各式各样儿的,咋就沒想起来娘也想坐一个象样子的墩儿呢?
苏家屯是农历初十日上坟给先人们添衣的,第二天一大早,苏老二和康素贞直奔纸货店,那师傅说“墩儿沒有了,再做需等两个小时”。
三个小时也是会等的。
苏老二说“做一对儿吧,给我爹也做一个”。
······
一个人总有一个人独特地思维,独特的认知事物的方式。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凡登上緱山之顶,苏老二便久久地驻足在那最高峰,把南面的重山看个够,把北面的绿水看个够,无论十次八次他都会产生一种相同的感觉那山便是父亲,象父亲一样铿锵,一样坚强,一样威严,一样伟大,那一道道山谷便是父亲深厚的胸怀,那一道道山梁便是父亲宽阔的肩膀,那一个个山头永远显现着父亲不屈的神韵和永恒的苍桑。
那水便是母亲了,她柔中带刚,温馨流畅,馥郁芬芳,气韵生香,极尽人间的绚丽,多情,饱满和可怜。
那一刻,苏老二便不由自主地看一眼脚下,当千疮百孔的石坑映入眼帘的时候,他便信实旦旦地折服了那个亘古不变的人间道理“世界上的子孙,有一定程度,有一定数量都是为了榨取爹娘的血汗而来的……”,也许这是上帝有意的安排。
所以,古人告诫说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