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未来长时间的研究,丝毫马虎大意不得。
同一时间。
另外一个小组。
这个小组,真是沈康文带头牵引的,唐正明,郑文才,王建国等人都在,都是青铜三星大佬,除此之外,为了此次的项目,沈康文花了老大力气才找来的重磅合作伙伴————张静宜,邱敏丽。
“静宜,敏丽,我老沈靠谱吧,好说程翔可是我一手教出来的,透漏点风声给我,肯定准的不能再准。”
“怎么样,嘿嘿,生物核聚变!而且是生物冷核聚变。”
“比你们那个托克马克装置,要有新意的多吧,现在世界的核聚变研究,无论是托卡马克、仿星器、还是磁镜、反向场、球形环,每年都在烧钱,每年也都有些进步,但是,进展之慢,令人发指。”
“就像你们那个磁约束问题,大半个世纪过去了,提高还是相当有限。”
“看似只差一点,实际上有多远,咱们大家都知道。”
张静宜和邱敏丽都没说话,几十年前,能源危机,裂变的安全性问题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下,核聚变,这种清洁且无限的能源,就一直是能源研究的中心热点。
为此,全世界的国家都为此在努力,但是,几十年过去了,核聚变给人的感觉,就好像是无限接近,但是,却永远不可能达到一般。
既让人充满幻想,又让人可望而不可即。
核聚变的热度依然还在,但是,从经费的变化,圈内人都明白,核聚变,已经在逐步被边缘化。
甚至于主流的思潮已经认为,核聚变在当前材料,基础学科等综合条件下,还不具备实现的条件。
只有等待其他方面学科产生突破,再来研究核聚变,最适合不过。
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接受这个想法,张静宜,邱敏丽等人面对这样的局势,既愤怒,又无奈。
但是,面对质疑,他们也没办法拿出反驳的理由。她们深爱这个行业,从事这一行业已经三十多年。
在核聚变支持力度越来越低的现在,在听到老友沈康文说的生物核聚变。
哪怕从字面上感觉是在开玩笑,但是,终究是是与核聚变相关,而且还是官方背景,所以两人终究还是准备前来看看。
本以为只会是一个ppt概念似的东西,但现在,却没想到,却是真的看到了这么一份设计概要。
而设计上的理念,更是让她们耳目一新。
“以细胞为单位,控制单个原子和原子进行核聚变反应,……以核能转化为生物电能,……同时构建生物传输通道,传输能量做功……或者合成高能生物能量块……”
“看上去有一定的道理,……但是,真的能实现吗?”两人本来是来看看,考察考察,找找新思路,但是现在,看到如此新颖又似乎具备可行的方案,心中有些犹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