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鸿安排实习生们在工厂内实习仅仅只是整个实习期中五分之一的内容,他们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去做。
刘鸿将实习生中的八十多人按五人一组,一共整出了十七个小组,每个小组手里都接下了一个明确的课题内容。
课题内容中基本都是刘鸿手中的项目里曾经出现过的问题,而且还是在茫茫几百个实际问题中随即抽取出来的十几个经典案例。
在每周二、周四的晚上,每个小组把刘鸿派发下来的课题拿出来当着所有同期实习生面前进行分析,并且给出他们所理解的最优解决方案。
公司内部的大型会议室作为整个集团公司中的公用设施,刘鸿将实习生这边安排好之后直接把这个会议室两个月内每周二、周四晚上使用权全预约了。
这个会议室内能容纳三百人开会,这样就可以为想来旁听的同事们一起学习探讨。
刘鸿给实习生们一周的准备时间,但事实上学生们的压力都很大,对不少人而言第一次体验白天进行体力劳动后晚上拖着疲惫的身躯进行学术上面的研究。
但刘鸿在设计这个实习策略的时候已经考虑到了这种情况,因此小组的排序用的是他们在二次面试时小测成绩的顺位,第一组里的五个人是八十多人中的成绩前列。
而且刘鸿对于课题难度的选择也是从简单到难,给第一组的课题内容实际上只需要一人花一天就能琢磨透彻,并把相应的方案全部分析出来。
对于后面的实习生们而言,他们将面临非常复杂的拓扑分析和产品核心研发内容,因此给他们的时间才会越来越宽裕。
刘鸿已经进入新员工培训阶段,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忙碌。
现在他非常需要一批老练的工程师们,帮助自己在两个月后帮自己对这一大批实习生们进行一对一的指导。
他手下的这群人都是二十多岁的小伙子,老一些的也只是刚到而立之年。
面对仅比自己小几岁的实习生,这群老员工们还有新进的几名工程师们是否能承受住压力对他们进行指导,是刘鸿心里最担心的事。
现在只能走一步看一步,最近一年以来跟着自己来华风的手下和老薛那边派过来的弟兄们都经历非常多东西,整个团队已经有不小的默契。
人各有志,道不同的人已经做起了离开华风的打算,刘鸿偶尔也会收到一两个辞职申请,这都是人之常情。
之前刘鸿通过努力已经让最近半年的辞职数控制在三人,不过下个月开始他们将会不太好过。
新事业部刚刚成立,业务部已经跟母公司进行对接,开始跟有合作意向的公司牵线讨论,不出意外将会在两周后获得首批合作订单。
之前刘鸿从未接触过这种对外的合作,在结构设计上一直沿用华风内部的用料和卡扣设计等等,对外的订制要求还有些陌生。
在这其中只有刘鸿是经验老道者,从他以前开设的手机公司开始接了不少“外快”,华风是当时最大的客户。
只是现在手中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一天巴不得能有四十个小时给他用。
刘鸿跟林风找个时间聊了一下后面的安排,林风便问道“你是不是想找人来帮你分摊实习生的压力?”
林风的提问一点就着,只要学生这块有个人能妥善管理,外面的合作项目就能有足够的精力去管理。
左思右想后,林风打电话让李彬到自己办公室,刚好聊聊这件事。
刘鸿手下的实习生们正全部安排在华风新手机的产线上,而李彬最近一直在产线上针对新手机部件的生产拼装进行微调。
林风认为李彬完全可以在这个阶段代替刘鸿对实习生们进行评估,这是刘鸿在这两个月里最在意的事。
这群实习生们如果都成功入职,都将成为公司内新一批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