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诸侯豪杰并起,天下英雄流转无常,直至晋王破釜沉舟于臣鹿城下破王离,降章邯,四十万秦军灰飞烟灭。而后沛公破武关入秦,覆灭秦朝社稷,晋王与诸侯拥立大夏天子,封建天下。
天下初定,齐相田荣逆党叛乱,天子诏六国之师伐而灭之。其后五年,中原再无战事,大夏士庶皆休养生息,至于南北偏远之事学生暂且不提。此前之事大王皆亲历其中,学生便简述不卖弄了。
及至有夏八年十月初,天子诏大夏诸王会盟,编定《大夏宪章》,晋王有感天命便功成身退,将方伯之位禅让于大王,约定七年之期。
世人皆以为大夏天下将就此安定,孰能料大夏丞相项伯竟弑其君。大夏天子崩逝,朝庭分崩为二,大王执其一,自以为大夏丞相。
屋漏却逢连绵雨,鲁王又突然旧伤复发骤然薨逝,因此大夏南北两朝为鲁王遗产必然开战。
学生能幸赖先人福德得以面见大王,便可知鲁地之争大王必胜。胡陵县地处泗水咽喉,又四面低地沼泽,大王得胡陵要地,鲁地之争中便已经占据了八分胜算。
然而魏楚两国国力相差悬殊,因此魏楚相争,魏楚最终胜负不在两国,而在盘外。
秦王君臣之故乡大多皆在丰沛之间,有道是衣锦不还乡,如锦衣夜行,秦王如今年迈更是欲落叶归根还乡祭祖。
秦国趁楚军大军北上争鲁之机,秦军必将大举东出。楚军闻秦军来攻必惊慌失措,士卒心思浮动,挂念家乡安危。彼时楚军仓促撤军,大王可尾衔追击,破之易耳。
若大王志向仅止于鲁地,魏军便可趁楚军败亡之际劫掠楚地,而后携楚地珍宝美人财货归还魏国。大王归国之后,天下之事便与魏国无关矣。
大王只需依《大夏宪章》办事即可保方伯之位无忧。如此魏国一切如旧,大王便无需鲁轶用事,多耗费一份魏国俸禄。
若大王志向更进一步,魏军便可趁楚军败亡之际,乘机攻下楚都彭城,然后分兵经略楚国各地,将楚王打发至楚国故都盱台,尽占楚国淮水之北精华之地。而后引兵西向与秦王会猎于鸿沟之畔。
彼时魏国东临大海,北阻泰山黄河,南带淮水,西以鸿沟与秦为界,与秦晋均分中原。中原之地晋秦魏三足鼎立,各执一脚。大王再以方伯之位北向交好晋王,南抚大夏诸王,西抗秦国,待时而动。
只待天下有变,大王不管率魏军是西进或是北上,便有机会成就始皇伟业一统天下。却不知大王志向如何,可敢与秦王一较高下?”鲁轶确实有些才能,为魏豹描绘了未来两种不同的形势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