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往来不管是在什么年代都是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
特别是在说话靠喊的农村,这家今天有新鲜出瓮的酸菜送你,改天你家煮个水饺、或者是地里头出点新鲜的蔬菜瓜果等等,送点回去意思意思,也是人之常情。
原主虽然因为娇生惯养养得心高气傲,目中无人,但在人情世故方面却是相当老练。
她知道谁对她好嘞。
所以谁对她好,她自然也对对方好,自己有点什么好吃的、或者用的,也愿意给对方分上一份。
所以在樊家村里,村民评价正主都是喜忧参半那种。
梨花的性格和原主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的,至少目中无人在她这里就没有过,至于原主人情世故方面老练的好习惯,这个她还是很愿意传承下来的。
种树要从小苗种起,养孩子自然也不例外。
梨花以前缺席了薛刚的成长,心里不无遗憾;而现在再次有了教养孩子的机会,虽然孩子不再是薛刚,但她已经是‘樊灵卉’,这对孩子自然算是她亲生的儿子。
有了阿团和阿圆,梨花的遗憾可以弥补,自然要用心的教养他们。
言传身教,从小从人情世故方面教起绝对没错。
怕孩子想不通,梨花还仔细给了提点。
“姥爷姥姥是我们家的大长辈,他们生养妈妈,还帮妈妈照顾阿团和阿圆,这个糖自然少不了他们的。妈妈的阿公阿婆,也就是你们的太姥爷和太姥姥,他们在妈妈小的时候,还有你们小的时候也对咱们很好,这个也不能不送。”
阿团板着手指跟着点头,“太姥爷家要送,姥爷家也要送,那干姥爷家那边肯定也是要送的。”
这个干姥爷自然是指的原主樊灵卉,梨花现在的干爹樊富贵了。
小孩子都心眼明镜一样。
知道谁对他们好,谁对他们不好。
樊富贵夫妻二人一生只生了三个儿子,两人一直想要个可爱的囡囡,因为实在生不出来,又因樊富贵和樊勇交好,大家是同个村人,左邻右舍的,于是就认了樊灵卉做干闺女。
虽然说是干的,但其实樊富贵二人那是真把原主当亲生的待。
平时有什么吃的用的,第一个考虑的绝对是原主,而不是她的几位干哥哥,逢年过节还包红封,做新衣裳,村子里有女孩家的就几乎没眼红的。
所幸原主虽然心高气傲目中无人,但她懂得记恩情,因此和樊富贵家感情倒是比自己的亲叔伯这边更好。
就连樊刚宝这个亲大哥,在原主的心里也是比不上樊富贵家那几位的。
有一句话说得是没错的,爱屋及乌。
原主是樊富贵夫妻俩的干闺女,阿团和阿圆两个小的自然是他们的外孙囖。
他们能对一个认的女儿像是亲生的一样,自然也是没吝啬对两个小家伙好,这两个小的从出生开始,就没少用樊富贵家的东西。
值得一提的是,那年原主生下孩子没两个月,两个小家伙相继出现高烧,因为年纪太小,镇上卫生所药不全,提议送到县城。
从潭乡镇到县城有五十多公里的路程,那时候又是晚上,樊富贵知道这事情,漏液从生产队借了牛车,叫了小儿子一起拉着樊勇,陪同梨花母子三人去县城。
但谁知道不好彩,到县城又因为两个小家伙年纪太小,医院医术不发达、没敢用药,又建议送到几十里外的市里。
那时候他们一群人到县城已经是大凌晨,但樊富贵和小儿子樊小满并没一点不耐心,说去市里就去市里,而因为赶得及时,最后才救了两个小家伙的小命。
后来阿团和阿圆要住院观察打点滴,那一个多星期的时间里,都是樊富贵家和原主的爸妈轮流着过去照看送汤水,照顾得不可谓不精心。
这样的恩德原主想不记得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