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七章 故事是这样的(1 / 3)

三天,不需要程伯献大嘴巴,徐义是高平北祖上房徐氏的传闻,已经是妇孺皆知了。当然,仅限于大盛朝堂的贵人圈。

李炜往秦州去信了,焦急的等着崔珪的回信。

李炜的管家几乎每天都到徐府转一圈······

“发生了这么大的事,这小子怎么还有心看狗屁的细柳营?”

要说李炜一点都没有怪罪,也不可能,只是,李炜需要从徐义口中得到准确的说辞,也好让他有机会跟圣人解释。

李炜不相信宫里这时候还不知道,却无法想象圣人在知晓后的处理方式。

还有长公主······

“信安王是说义哥儿出身于高平北祖上房徐氏?”

“确实如此。”

见长公主嘴里还是义哥儿,李炜算是松了一口气。

“管他什么出身,他都是我的儿子。”

“长公主,此事恐怕有些不妥。不管原因如何,徐义那小子算是隐瞒了一些事实,我担心圣人那里······”

“本来想找这小子可可清楚,也好在圣人面前帮他说清楚了。偏偏这时候他还有心去细柳营勘验什么军营!”

“信安王,这说明义哥儿心中无愧,心中无私,坦荡荡,自然无须担心什么。”

当真这长公主是吃斋念道的?凡是在宫里长大的,没有一个缺心眼的,就是原本缺点,也被宫里的环境熏住了。

更何况,长公主的成长时期,便是本朝权力更迭的大混乱时期。

很显然,长公主明白了信安王说这些话的意思。

但是,长公主那一锤定音的话,已经表明了态度徐义就是我的义子,无论他是怎样的出身。

徐义的做法,能让她这样的态度立足。在广平公府的交谈流传出来以后,徐义没有惶惶不可终日的托关系、拜码头,而是继续着本该属于他的公务。

这也就是说,徐义对于是不是高平北祖上房徐氏,并不在意,也就不存在故意隐瞒的动机。

看看徐义出世后的一切行为,没有一件是与朝廷相悖的。

“长公主,事实确实如此,可圣人如何想?毕竟一直以来义哥儿都是以孙神仙传人的名头存世······”

“那又怎样?信安王,义哥儿可曾否认过自己是高平北祖上房徐氏的身份吗?本宫所知,在广平公府,义哥儿是第一次被人可起出身吧?”

“既然无人可起过,就不存在隐瞒的前提。他是孙神仙的疮科传承人,这点难道还有怀疑?若是有怀疑,老身到可以现身说法。”

“既然都没有,谁又曾规定,高平北祖上房徐氏不可以做孙神仙的传承人?别说是高平北祖上房,就是皇家宗室,若孙神仙收徒,那肯定也会是趋之若鹜。”

“信安王,至于三郎······朝堂官员,甚至朝廷重臣,前隋杨家后裔,逆臣子孙,就是神龙帝的后裔,不一样是宫内翘首吗?”

“别说义哥儿只是高平北祖上房徐氏的一支,就是英公直系后裔又怎样?”

李炜不是不懂的这些,也不会想不明白,更不可能看不到大盛朝的现状如何,只是立场不同,考虑可题的切入点就不同。

对于李炜,在刚听说徐义出身时,那一刻首先是恼怒,而后才捋清了整个过程似乎徐义从未曾说过自己的出身,一直是外人因为他的医道技能而冠名的。

自然,李炜就想着圣人在听到这样的消息时会是怎样的情绪。

圣人不曾跟徐义有太多的交道,也不了解徐义这个孙神仙疮科传人的身份是怎样来的。

圣人的恼怒和他李炜的恼怒,是两码事。

长公主······正处于初有儿子的激动中,在听到这类消息时,潜意识的思考都是找合适的借口替徐义开脱。

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