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说你将来可有事干了。
十一个小时之后,鲲鹏号深入水下,四周几乎看不到光亮,又过了几个小时,生物战舰深入水下一千多米,远离了浅海的勃勃生机,取而代之的是漆黑、寂静和荒凉。
视野之内,看不到任何生物,只会在偶尔的不经意间,看到一只发光的水母。
然而这还不是最终的目的地,又过了一天半,鲲鹏号潜入深达两千多米的海底,此行的第一个坐标就在附近!
这里是一片平坦而荒凉的海床,一个个大小不一的不规模小球半埋在细腻的海泥之间,就像一个顽皮的孩子,在一张白纸上连续戳了许多下。
它们就是鲲鹏号此行的目标,隐藏在大海深处的宝藏——锰结核!
北都早在半个世纪之前,就开始调查海洋资源,早知道哪里是锰结核的富集区域。鲲鹏号的任务不是找锰结构,而是在富集区寻找最适合建立深海基地的位置!
抵达指定位置,倪晓菲才发现附近的温度异常升高,这才知道所谓的目标点,其实就是深海热液区。
深海不仅没有光,还没有热,温度长年徘徊在零至四度之间。黑暗不难克服,了不起多装几盏灯就完了,可低温却是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在这个地方,最靠谱的取暖方式就是用电,可深海基地不是工作一天两天,而是要长年累月的留在这里,若是以电取暖,消耗的电量将是一个天文数字。
更重要的是,一旦电力系统出了问题,对深海基地而言将是一场无法挽回的灾难!
所以,刚刚组建的专家组,把主意打到了深海热液区上。
它不仅可以为深海基地足够的热量,还能成为深海热电站的能量来源,只要搞一个小型热电站,再配上一定数量的超级电池,就可以满足基地的电力需求。
反之,若是脱离热液区,就只能在深海建造核电站,才能有效解决电力问题。
核电站倒是好建,直接把潜艇上的成熟技术移植过来就可以了,但核电的成本、使用和维护都是极大的问题,在有替代方法的前提下,军方并不想过分依赖核电。
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就产新型潜艇不再使用反应堆,而是改用超级电池组。
围着热液区转了一圈,将热液的分布范围,各个方向的实时温度详细记录下来,再留下几枚探测器,完成了此行的第一个目标,随后,战舰继续向更深的海底前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