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被派来主持招募辅助人员。
她所在的课题小组已转化为正规的软件公司了。但是公司的产品还是游戏!
公司起名的时候,全体成员,不论还是老师还是学生,一律反对以游戏作为公司名称。
一般的来说,一个人越缺什么就越向往什么。
为了使别人从公司的名称上,看不出他们是做游戏的。在众多的建议当中,最后选出了<全正科技>,有点日本味道的名字。
从公司的名称上,完全看不出来他们是干什么的了。总算是高大上一回。
公司成立以后,有了独立机房。每个人都被分配了新型的计算机。男生们简直爱上了眼前的方盒子,恨不得睡觉都搂着。
全正比较有钱,他们是第一个刚成立就盈利的公司。
也许是游戏题材对路,也许是运气好,<d of ar>一在美国上市,立刻大火,广受好评。
不断的美元收入,持续汇入公司的账上。两个月来,已经给公司带来了几十万美元的收入。
这个数字在美国不算什么,但是对于一群学生,尤其是中国的穷学生而言,就是一笔巨款了。
<全正科技>鸟枪换炮,再加上投资人的投资,他们在同一批创业公司里,遥遥领先。
—————————
解晓曼上午才去几个宿舍把告示贴了出去,结果午饭回来的时候,门前已经围了一堆人。
她所在的数据和测试组,单独有个房间,队里几个女生都在这里。
解晓曼在开发小组里不算核心成员,最开始她还有点不服气,但是跟着熬了几次夜以后,也就认了。那些男生简直是疯狂喜欢上了编程工作,差不多吃住都在机房。
解晓曼管理的团队是个大杂烩,什么人都有,一点不会计算机编程的居然占了大多数。有英语专业的,有历史专业的,还有师大艺术系的。
处理各种奇奇怪怪的事情,就是她的日常。
推开了门,她就开始登记信息,这么多人围着,也不是个事啊。
好在她已经大三,在大多数人面前,也可以自称一句师姐了。
摆出了领导的架势,就让这堆人领表填写,她则一个个面试。
报名的人,看着虽多,但有用的很少。
大多数人的第一句话就是,你们这里让打游戏不?
这种人,一句话就被判了死刑。
花钱招募你打游戏?
想得太美了吧!
公司内部曾经核算过,新计算机的机时成本,每个小时差不多要7元钱,这个价格可以买三份土豆炖牛肉了。
堆着的队伍,于是消失得很快。
———————
眼前的申请表,是个大一新生的。
解晓曼完全没有歧视新生的想法,因为各院系都在瞪大眼睛,等待新的郝云丽或者成永兴的到来。
<目的>栏里填写的是“出成果”,她稍微愣了一下。
自己在刚入学时想什么呢?
两年前的事情,居然完全没有印象了。最大的可能性是为了离开父母的管束而欢呼吧。
定了定神,手指来到了<自荐理由>,里面只填了五个字,《省高考状元》!
解晓曼差点跳了起来。
要知道软件专业,尤其是她们这届,录取分数是全校倒数第一。
本身就是新专业,没有人知道它有什么用,干嘛的。除了个别脑子有病,瞎报志愿的,大多数人都是由于分数不足,从其他专业调剂过来的。
不止如此,专业里还有几名拉后腿的。
这一届学生里,总共有5个委培名额,李丽娜只用了一个。其它四个也没有浪费,几个分数不足的考生,也不知道通过什么关系,走这条路混进了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