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大规模会战后无论胜负方都会有一段沉寂期,战后的俘虏问题,缴获的战利品,甄别和修补损毁的武器装备,对战争中伤者的治疗和亡者的安抚等等都需要大量的时间。
更不用说战后的人员和物资补充,战败方松赞干布主力几乎被打光,自然要重新整队和收缩兵力,而李察即便有着高效的系统本部兵马,但同样也需要土著人类军队来辅助。
李察总不能带着人数不多的系统军队去攻城吧,那么做的话李察多少气运币也不够填的!
几千精兵在野战中是可以决定胜负的关键,但在攻城战中很可能一场惨烈的攻防战下来就会折损过半!
所以李察没有带着系统本部兵马强攻松赞干布控制下的城池防线。
冷兵器时代攻城战对进攻方是非常不公平的,甚至为了减少伤亡,进攻方大多数时期都会采取围困而不是猛攻。
因为大量的战斗减员会让进攻方军心士气大幅度下降,最后很可能在坚固的城墙上撞的头破血流,甚至被守城一方反击一波收割掉!
这在历史战役中并不是新鲜事!
这也是古人为何会总结出‘攻心为上,攻城为下’至理名言的原因。
实际上,在冷兵器历史上,真正的攻城战都是利用间隙等方式骗开城门,或者干脆和城内的叛乱者里应外合拿下城池,毕竟这个世界上最不缺的就是怕死之人和叛徒汉奸……
若是城内管控太严厉,一般进攻方也会选择围困,一直耗到城内粮草不济,兵将士气和体力下降到一定程度再一鼓作气拿下城池。
这是最稳妥的方式,但也是最耗费资源的方式!
围困城池不光需要消耗大量兵力,同时也会凭空耗费海量粮草金钱,没有足够的国力根本玩不了围城战术……
因此,很多时候攻城方都会不得不拿人命去填。
这就导致攻城战往往会打的惨烈无比!
当然,进攻方在攻城时一般都不会直接派出核心精锐,而是先用炮灰和附庸军一般的队伍去消耗,在这一点上,历史上的蒙元和满清玩得那是相当熟练……
蒙元能横扫欧亚大陆,他们麾下那数量庞大的仆从军功不可没,满清更是大半个天下都是靠着汉八旗和绿营打下来的!
这两个民族都是人口少操控人口多的典型,他们想要统一天下只能心狠手辣的那外族人当炮灰,如若不然,就凭借当初入关满清那十几万八旗精锐,不用打到金陵城基本上就死绝了!
正因如此,真实历史上满清入关后,包括野战在内,作为核心的满蒙八旗兵基本上一直充当着督战队的职务,很少亲上第一线拼杀。
现在李察的境况跟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的形势非常相像,无论是西域地区占据少数的汉民人口,还是李察麾下数量不多但十分精锐的系统本部精兵,都是少数人控制多数人的典型。
这种境况下,李察若是还用系统本部精锐甚至是汉人土著军队不计伤亡的去强攻重兵云集的城池,那才是脑子秀逗了……
在松赞干布忙着收缩实力,并大肆开出丰厚的条件收买败军之将尉迟英哲,和实力尚存野心十足的龙乐天时,李察也在忙着甄别俘虏和聚拢大量的色目人炮灰!
无论是西域的战略形势还是前线斥候带回来的情报,都显示出李察敌人对明军野战能力的畏惧!
若说李察击败尉迟英哲那一战可以推脱为尉迟英哲轻兵冒进,实力不足蛇吞象,踢到了铁板导致大败。
那松赞干布的失败就实打实的让李察和他麾下的明军名号传遍整个西域地区!
要知道,松赞干布和李察会战之前,吐番远征军是公认的西域地区第一强军!
别看当初的尉迟英哲和龙乐天对松赞干布的管控爱搭不理,隐隐有着独立的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