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六章:连抢带赚(1 / 2)

四钱银子一石精米?这不是开玩笑吧?广南国朝堂上炸锅了,人人不可置信。

大明开出的价钱高得离谱,使得广南国的文官武将和国王阮福源怀疑自己听错了,因为在广南国一石精米价格从来没有超过三钱银子。

这不奇怪,想当年大明洪武大帝朱元璋时代,江南精米四石才值银子一两。

广南国是热带气候可以三熟,稻米种植的成本比大明江南低多了,因此现在米价还只有不足三钱银子一石。

黄勇不知道广南国米价,是根据向倭国采购的精米一石七钱银子减了一小半出价,闹了笑话。

广南国大臣已经被拥有太多火炮的大明船队震慑,他们只希望明军尽早离开,为了不给明军借口上岸抢劫,哪怕明军不给银子也得干。

大越国的动员力还行,官吏、军队赶紧组织人手往费福港运大米。

让广南民喜出望外的是大明很讲信用,验看过大米后用斗量,一石大米四钱银子童叟无欺,当场支付。

消息传开后,通往费福港的路上是肩挑背扛、推着车、牵着大牲口的运大米队伍,超过一半不是广南国官方组织的,而是商贾、地主的自发行为。

花了七天时间,黄勇还真收购到了大米四十万石,再想收购已经不太可能,因为广南国根本没有如此多的余粮,更加没想到大米会往外国大卖。

这一次被忽然买走四十万石大米,不知道多少老百姓要吃野菜和虫子果腹,但是这里的农民只要抓紧播种,挨四五个月新米又会上市。

黄勇效仿兄长黄汉在倭国的做派,写了协议命令广南国负责接洽的大臣交给国主用印,内容很简单,每年以四钱银子一石购买广南国大米。

数量不得低于四十万石,大明留下三成定金,如果每年五月底之前得不到满足,广南国以定金的十倍予以赔偿。

接到这个强加于广南国的贸易协定,广南国大臣的手都在颤抖,不是由于悲愤加屈辱使得他如此,而是内心的激动导致他浑身战栗。

大明给了这个价钱意味着经办人能够得到三成的净利润,意味着几万两雪花银,在贫穷的广南国,拥有如此赚钱的生意富可敌国啊!

不仅仅接洽的大臣激动不已,携带了定金四万二千两白银回来之时,广南国文武百官都惊呆了,国主阮福源受不了大喜大悲顿时倒了,就此一病不起。

后来没多久阮福源驾崩,他临死之前紧紧地抓住儿子的手,嘱咐他要跟天朝上国大明友好相处,争取把广南国的特产大米的贸易做得长久。

王子阮福澜继位成为第四代广南国主后立刻颁布法令增加播种面积,提高稻子的生产能力。

回家的龙武水师船队沿着大越国海岸线往北航行,还是一个原则,只要是商船、战船都把它变成战利品。

航行四天到达汉唐之时的交趾港,现在这里是大越国后黎朝的重要港口,往西一百几十里就是曾经的大明交州府城池,现在被叛贼占领了二百二十几年,变成了后黎朝的“东京”城。

此时还没到消灭反贼恢复大明交趾布政使司的时候,黄勇依旧采取付银子购买大米的模式跟大越国通商。

后黎朝如今是郑氏政权的第四代领袖郑梉挟天子以令诸侯,跟南方的阮福源一直在打仗,哪敢在这个节骨眼挑衅大明?

黄勇提出的条件郑家不敢懈怠,船队也购买到了四十万石大米,同样付定金谈妥了明年的最低交易量。

抢劫后收集到的五百杆鲁密铳和几十门从俘获的武装商船上拆下的六磅红夷大炮成为了商品,郑家出高价买去了。

六月中旬,接近满载的二百余艘战船、商船满帆回国,刘香带着他的队伍往东而去,他这一次发了大财得到了不少船舶,已经迫不及待要回去经营自己的巢穴。

黄勇南下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