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困境(2 / 4)

这个懒,首先一个现实问题摆在面前——这些作品在这个时空里会有市场么?

像这一世存在的经典话剧《雷雨》,之所以还能做到全国巡演并观众络绎不绝,那是因为所有民众都知道这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名声实在太响亮了!

就像很多没看过《泰坦尼克号》的观众,当走进影院看到重映信息的时候,还是愿意走进影厅瞻仰一下。

经典永流传,为什么永流传?往往是因为“经典”这二字的标签,未必代表这部时隔多年的作品还能满足观众们的心里期望。

我国经典话剧当然是优秀的了,但未必能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

每一个年代都有一个年代的审美观,这是无可厚非的,就像《红楼梦》,都经典成什么样子了,如今又有几个人通读过原著?

如果李礼将前世的《茶馆》《屈原》等照抄过来搬上话剧舞台,当这些退去经典光环的作品和这一世的话剧作品k的话,会因为与时代脱轨的问题,在话剧票房上惨败。

这不是说前世经典话剧在艺术水平上有问题,就是一个时代审美倾向的问题。

有些人会说经典作品的内核是永远不过时的,可关键是有多少观众愿意分析你作品的内核?伪文青么?

在这个时代,话剧首要的目标是什么?是生存下去!是不被淘汰!是票房!

在话剧生死存亡之际,李礼想要做出的贡献,不是拿出曲高和寡的《雷雨》级别的作品,而是能获取票房的给大众带来观看享受的作品。

李礼已经有所预料了,如果真把前世的经典话剧搬到这一世,那基本叫好不叫座,观众们都知道好,但就是不想看,是不是很尴尬个事儿?

这一世的话剧市场已经生死垂危了,华宣部提议的《雷雨》的全国巡演,其实大多数是走进校园,也卖不上票。

话剧市场是急需振兴的,是急需能立即吸引观众兴趣的作品。

所以,李礼汲取前世话剧的养料,重新改编创作了《x》,这是一部喜剧,当然在喜剧中揉进了对生活的批判。

饭桌上,一阵阵笑声后,黄垒率先看完了,赞叹了一声“有意思”后,又重新翻看了起来。

两位编剧笑得前仰后合的,小华先放下了剧本,然后一脸崇拜地望着李礼,“李老师,您真是厉害,这剧本太牛叉了,我是服气了。”

大东也激动地道“我当时看《我就是演员》的时候就在想,如果给李老师更多的创作时间,李老师将会拿出什么样的作品呢!今天我终于有幸看到了,服了,真服了。”

说罢,大东给自己倒了一杯酒,举起酒杯,“李老师,我敬您一杯!”

小华也连忙倒满酒,“李老师,您随意,我们干了。”

李礼笑嘻嘻地道“两位老师,干杯!”

这二位编剧一饮而尽后,便望向了李礼,只见李礼轻轻地抿了一小口后,便落座了。

他们都惊呆了,妈呀,这么实在,真“随意”啊?

小华的脑袋往李礼身边使劲凑了凑,言之凿凿地道“李老师,您这部话剧,一定会大卖的,基本没任何悬念,只要宣传到位。”

大东“这是典型的市场作品,现在的年轻人啊,都喜欢看一些轻松的娱乐的题材,综艺节目为什么火?喜剧为什么火?这就是明证啊!”

对,《x》是一部典型的市场作品,虽然处处充满着对生活对人性的调侃。

李礼对电影和话剧的态度截然不同,他对电影的追求是,希望看到更多的充满思辨或者生活力量感的作品,票房不重要。但话剧则相反,他认为目前的话剧要有俘获绝大多数观众的能力,票房异乎寻常的重要。

这是因为电影和话剧的生存状态截然不同,一个都要濒临灭绝的艺术,没有资格在玩小而美、美而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