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找到一种十分罕见的石陨石,HED-非球粒陨石,它们的组成可能与V-小行星相似,它们可能也来自灶神星。
G-小行星:它们可以被看做是C-小行星的一种。它们的光谱非常类似,但在紫外线部分G-小行星有不同的吸收线。
B-小行星:它们与C-小行星和G-小行星相似,但紫外线的光谱不同。
F-小行星:也是C-小行星的一种。它们在紫外线部分的光谱不同,而且缺乏水的吸收线。
P-小行星:这类小行星的反照率非常低,而且其光谱主要在红色部分。它们可能是由含碳的硅化物组成的。它们一般分布在小行星带的极外层。
D-小行星:这类小行星与P-小行星类似,反照率非常低,光谱偏红。
R-小行星:这类小行星与V-小行星类似,它们的光谱说明它们含较多的辉石和橄榄石。
A-小行星:这类小行星含很多橄榄石,它们,主要分布在小行星带的内层。
T-小行星:这类小行星也分布在小行星带的内层。它们的光谱比较红暗,但与P-小行星和R-小行星不同。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过去人们以为小行星是一整块完整单一的石头,但小行星的密度比石头低,而且它们表面上巨大的环形山说明比较大的小行星的组织比较松散。它们更象由重力组合在一起的巨大的碎石堆。这样松散的物体在大的撞击下不会碎裂,而可以将撞击的能量吸收过来。完整单一的物体在大的撞击下会被冲击波击碎。此外大的小行星的自转速度很慢。假如它们的自转速度高的话,它们可能会被离心力解体。天文学家一般认为大于200米的小行星主要是由这样的碎石堆组成的。而部分较小的碎片更成为一些小行星的卫星,例如:小行星87便拥有两颗卫星。
近地小行星指的是轨道与地球轨道相交的小行星。已知直径4公里的近地小行星有数百个,除此之外,可能还存在成千上万个直径大于1公里的近地小行星。
据天文学家测算,这些近地小行星可能已经在自己的轨道上运行了1000万至1亿年,而它们最终的命运不是与内行星(水星和金星的绕日运行轨道在地球轨道以内,称内行星)碰撞,就是在接近行星时被弹出太阳系。
近地小行星究竟距地球有多近呢?20世纪30年代,近地小行星频繁造访地球。1936年2月7日,小行星阿多尼斯星在距地球220万公里的地方掠过地球。1937年10月30日,“赫米斯”星更是吓了人们一大跳,它跑到地球身旁的70万公里处。
几十万公里在普通人看来可能遥不可及,但在天文学家眼里却是近在咫尺。如果这些小行星在运行中“遭遇”什么“不幸”(如受地心引力作用),弄不好就会撞上地球。
天文学家认为,尽管有些小行星轨道并不与地球轨道完全重合,有一定的倾角,但由于小行星在大行星的摄动下,轨道会和地球轨道相交,与地球相撞也就并非耸人听闻。
面对来自近地小行星的威胁,各国纷纷采取密切的监视与追踪措施,但还是有小行星成为漏网之鱼。2002年6月6日,一颗直径约10米的天体撞击地中海。该天体在大气层中引爆燃烧,释放出的能量大约相当于2.6万吨*****(黄色**),与中型核武器爆炸释放的能量相当。而当时印巴正处于核战边缘,如果这颗小行星撞击在该区域,后果不堪设想。
据美国“近地小行星追踪计划”的天文学家估计,有可能撞击地球并带来灾害的近地小天体总数大约700颗。其中最为人关注的是一颗叫做“阿波菲斯”、直径约300米的近地小行星,它在2036年存在着与地球发生碰撞的可能性。据古巴国家电视台15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