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华夏九服(1 / 3)

大魏霸主 tx程志 3288 字 2020-06-11

第326章华夏九服

所以,王猛提出了限制士族权柄的思路,既缓缓图之。

王猛计划分三步走。

首先是积攒力量。

兴办官学,培养人才,为了避免士族反对,这些学生来源其中三分之一的名额分给各大士族举荐族中优秀子弟,另外三分之一,则是魏国功勋将领的子弟。

最后三分之一,则是魏军烈士子女。

无论烈士子女,还是功勋子弟,他们的父辈为了魏国,浴血奋战,甚至付出了生命,魏国相应的给了他们非常优厚的待遇,他们的荣华富贵,都是魏国给的,魏国存,他们则同享荣华,魏国若亡,他们将一无所有。所以,他们会效忠魏国。不会和士族子弟一样,为了家族利益,不顾一切。

其次,就是让冉闵出面成立慈善院,把魏国孤儿之中才思敏捷者集中起来培养,培养他们识文断字,培养他们战场撕杀之计,也培养他们忠君为国,这些人群不同于一般的寒门子弟。皇帝这么做是彰显仁君形象,他们若反对就是不让皇帝当圣君,在儒家的仁义道德的角度上,站不住脚!

最后就是增加司空的御史台的权力,从目前的考核制度着手,细化官员的职责,采取问责制度,对于渎职犯罪,贪污受贿,欺压良善,预以从严从重处理。

冉明看完这些,心中非常感慨,王猛的思路居然出奇的与他不谋而合。王猛现在是胶东相,和上郡太守平级,权力甚至更大,同样是两千石官员,更为难得的是,王猛不贪功,这些意见,他原本可以直接上书冉闵。

王猛把这封信交给冉明,目的就是让冉明上书冉明,把这一份功劳让给冉明。

冉明摇摇头,王猛看来没有明白自己的意思,现在自己要做的就是韬光养晦,收敛锋芒。

下面,王猛又提出了一个更为严重的问题,那就是民族问题。

冉闵以驱逐胡虏,高举义旗,最终赢得天下。然而,魏国的民族矛盾也非常严重,特别是他提到了魏国的俘虏。

自永嘉之乱以来,汉人就被胡人如屠猪狗一般奴役屠杀,现在汉人当政,普通的百姓可没有士大夫的那种迂腐的以德报怨,而是以直报怨。

总数高达十六万多的俘虏,一年不到的时间内,居然死亡过半,这些俘虏有的是被魏军官兵虐待致死,也有的是百姓报复。总之生活在魏国的其他胡人,同样也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特别是士族门阀,他们依靠他们的身分和家养的奴仆,武装家丁,恣意妄为,无法无天。肆意攻击胡人部落,也敢光天化日之下,公然抢夺胡人财产。

王猛指出“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故称夏,华夏,并不是单纯从血缘上衡量的,而是从地缘上衡量,入华夏者,汉服为装,以汉语为言,以汉礼仪为行为标准,是对华夏文化的友善度者,皆可为华夏人。然,华夏人出华夏之地,与华夏离德,固可称为夷。”

冉明知道王猛在历史就是依靠合理稳定前秦的民族问题,才让前秦强大起来的,这个时候,他终于亮出了他的杀招。

“华夷之辩”冉明喃喃的道“华夏九服?这个真有点意思!”

在《周礼·夏官·职方氏》中“乃辨九服之邦国方千里曰王畿,所谓的王畿,也可以解释为京畿,既王城周边之地。周朝把王城周边的地区,分为九个等级,依次是侯、甸、男、采、卫、蛮、夷、镇、藩共九服。所谓“蛮夷”,“藩属。”都由此而来。

而最早时期的华夷之辩,就是以周制九服为标准,以地缘远近,作为亲疏依据。

而王猛并没有照搬周制九服,而是提出了他的新九服理念,把大汉十三州以分为二,既魏国目前占据的幽州、并州、冀州、青州、兖州、豫州,司州为根,而晋朝占据的徐州、扬州、荆州、益州、交州为本,凉国占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