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处于试验探索阶段,一群稀里糊涂的教授,教出一群稀里糊涂的学生。当然也并非无用处,但那些课程内容,只适合企业中层管理者,在公司高管那里派不上多大用场——该懂的人家高管都懂,不该懂的让中层管理者搞定即可。
复旦第一届ba毕业生马建平,此时在盛海市商业投资公司做总经理,这两年混得风生水起。但几年后他接受采访时表示,他赚钱靠的是市场机遇和政治头脑,跟他所学的ba课程没啥关系,他的投机生意赚翻了,真正参与管理的公司却连年亏损。他甚至说“如果未来数年内,中国ba教育没有实质性飞跃的话,那么ba可能就会变成电大、业大、函大一类的存在。”
这话是在1999年说的,在马建平看来,当时中国的ba跟函授班没啥区别,就是镀金拿学历的,根本学不到什么有用知识。
宋维扬已经说得很含蓄了,但还是让教授们听着不舒服,因为被戳中了痛脚。
管理协会的会长鲁育平似乎想在教授面前表现一番,学生嘛,都这样。他忿然道“你说老师们没把ba整明白,你就明白了?”
“你行你上?”宋维扬笑问。
“啊?”鲁育平没听懂。
宋维扬用刀叉指着盘子里的牛排说“我吃这块牛排,感觉烹饪手法有问题,火候不对。然后找来厨师,说你煎得太老了。厨师非常不高兴,对我说,你嫌我煎得太老,那你就能把牛排煎好吗?同样的道理,我不是教授,我为什么一栋要懂ba?”
“你这是在转换话题,”鲁育平说,“你不懂ba,就没资格评价中国的ba教育!”
“你高兴就好。”宋维扬不想纠缠。
张洪波突然叹气道“马博士说得对……”
“我姓宋。”宋维扬连忙打断。
“呃,宋同学说得对,”张洪波道,“我们这些人,要么是去国外交流了一年半载,要么是在国内研究了几本专业书,确实没有把ba搞明白,而且理论和实践是完脱节的。这样教学生,实在有些误人子弟。”
“那倒不至于,”宋维扬说,“国内第一批ba,现在基本上都走上了领导岗位,平均年薪好几万,远远高于同时代的从业者。”
鲁育平连忙说“这就对嘛,这证明中国的ba教育卓有成效。”
宋维扬道“但问题也多。第一,他们大部分都进了外企,少部分进了私企,国企根本不要……”
“那是国企领导鼠目寸光,不识人才。”鲁育平说。
“我同意,但同样也证明,中国的ba教育,没有在国企当中得到检验,”宋维扬笑道,“第二,这些人虽然年薪好几万,但他们只有在中层管理职位能够发挥所学,而能够爬到高位的,ba课程根本用不上。喜丰公司去年就招了一个ba毕业生,我专门考察过,那人所学的东西,只能够胜任部门经理。更可笑的是,他没有做高管的经验,偏偏自视甚高,张口就要5万年薪。他做了半年部门副总,工作非常优秀,公司本来想把他扶正,一步步培养起来。人家却觉得受了委屈,自己辞职不干,说什么工资低了,职位也低了,还不如去外企工作。”
鲁育平道“这属于个人问题,自视过高。”
宋维扬道“我想说的是,中国现阶段的ba教育,只能培养合格的中层管理人员,对更高一级的没有什么帮助。确切的说,是培养目标不明确,ba课程与普通管理类硕士课程差别不大。既然这样,我作为公司老板,为什么不招普通管理类硕士,而非要去招ba毕业生?工资便宜还更好用。”
教授们顿时默然,这才是关键啊!
ba和普通管理类硕士没啥区别,这等于宣告ba教育的失败。而ba毕业生现在普遍能拿到几万年薪,都是外企哄抬的结果,国企和私企根本不愿聘用——聘回来当大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