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钦宗走过朱雀门进入内城,等候在这里的市民百姓遥望黄盖,确认是圣驾回归,于是欢呼传报,一城奔走,山呼万岁之声,震天动地。市民们皆拥上前去,仰窥天子仪容,莫不惋叹感泣,涕泗横流。
宋钦宗也情不自禁,泪水盈眶。过州桥时,泪水已湿透手帕。跟随宋钦宗入城的还有数名金人,他们见宋朝皇帝如此得人心,深为惊叹。
这时,一大群太学生拥上前来,他们争抢着要与皇上对话。宋钦宗望着他们掩面大哭道“宰相误我父子!”面对此情此景,旁观者无不流涕。
此后,宋钦宗一路上呜咽不已。直到宣德门,他才控制住情绪,才能开口说话。他对众人说道“朕差点不能与你们相见。”
宋钦宗刚走入皇宫,守卫在宫门口的张叔夜和将领王燮、郑建雄跑上前,拉住宋钦宗坐骑,号啕大哭。宋钦宗也拉紧马缰绳,悲痛流泪。
人们为什么流泪?因为人们心里清楚,为了全城生灵免遭涂炭,皇上此次亲赴金营议和,肯定是受了不少的屈辱。
数万人站在宣德门外广场上,望着宋钦宗骑马入宫,直到他的背影消失在视线里,才渐渐散去。
人们普遍以为大难已去,东京城又将重新恢复往日的富丽与繁华。人们走在熟悉的大街小巷上,无不感到如同重生一样。
宋钦宗回城这天,康王赵构在相州,正式公布了兵马大元帅府机构设置与官属人员名单。
此时,元帅陈亨伯与副元帅宗泽都不在相州。陈亨伯即陈遘,字亨伯,他仍在坚守中山府。中山府此时正处于金兵的包围之中。宗泽依旧在磁州。只有副元帅王伯彦在相州,他协助康王将大元帅府迅速组建起来。
康王任命耿延禧、高世则为参议官;徽猷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张悫、直龙图阁京东转运副使黄潜善为随军应副;徽猷阁知信德府梁杨祖为随军运使;杨渊、王起之、秦百祥为干办公事;蓝珪、康履、黎楶、杨公恕、韩公裔为主管机密文字。
此时,康王已召集兵马约一万余人,分为五军建制。武显大夫陈淬为兵马大元帅府都统制;伍军兵马敦武郎赵俊等为中军统制;翼赞大夫刘浩为前军统制;武显郎张琼为左军统制;修武郎尚功绪为右军统制;果州刺史王孝思为后军统制。
十二月初三清晨,宋钦宗先去龙德宫和宁德宫,看望太上皇与太上皇后,向他们简要汇报了一下议和情况。然后,御临祥曦殿听政。
何栗率文武百官前来朝见。表面上看,文武百官又凝聚在一起商讨国事。其实,人们心里都各有各的打算。
何栗的声望一落千丈。大臣们对他很不理解。他曾力主抗战,慷慨激昂,现在战败了,他却又积极参与议和,而毫无愧色。
特别是昨天晚上,皇帝呜咽,万民涕泗,而何栗竟在都堂执政聚会上,饮酒食肉,谈笑风生。许多大臣在背后说他太无耻。
宋钦宗认为,在京城失守的情况下,能与金人达成和议,使其军队不入城,这结果来之不易。宋钦宗下旨,让文武百官与僧道父老,一齐到金人军前致谢,感谢他们全活性命之恩。
于是,文武百官与僧道父老,携带金帛、牛肉与美酒等,来到南薰门下集合,听候金军指挥安排。
不一会儿,来了十几个金人传令道“国相太子致意百官,军中宿食不少,不烦远至。”
不一会儿,又有金人前来传令道“国相太子致意僧道父老,路途泥雨,不烦远到军前,请看经念佛,祝大金皇帝圣寿。”文武百官与僧道父老见金人态度很友好,紧张的心情开始有所放松。
宋钦宗也觉得金人很有诚意,和议大局已定。可是,晚上忽然接到宗翰一封信,让宋钦宗萌生出新的想法。宗翰在信中说道“两国已通和,既往而不咎,本无事可言。而康王现在河北,可否遣一人同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