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回京后上奏道“金人亦颇厌兵,他们同意不割让三镇土地,只缴纳三镇租税。具体做法,可仿效当年与辽国处理关南十县之旧例。金人限半月内再派使到燕京,他们要知道朝廷打算每年缴纳多少租税即银绢数目,他们还要求朝廷下三道诏书,分别遣使者去往中山、河间与太原,命令三镇遵守朝廷的决定。若能满足这些条件,金人将立即撤出河东兵马。他们希望从此两国和平相处,任何一方不得爽约。”
宋钦宗听后大喜,立即召开御前会议,询问群臣是否可行。吴敏与王云素来不和,他首先表示坚决反对。
王云劝道“朝廷已经答应割让三镇,誓墨未干,岂可撕毁誓言?为说服宗望同意以缴税代替割地,我可是费了很多口舌。我曾对他说,中国非金人所处之地,好比吞舟之大鱼,若失去水,则蚁能害之,因为居非其所也。然而,贵朝之所以想得到三镇二十州,只不过是想得到租税而已。不如仿效关南之地,令南朝每年上缴租税,此万全之计也。经过我多次恳请,宗望这才答应,愿相公们熟议。”
吴敏反驳道“斡离不既然与圣上立盟,可是回戈之后,金人为何反而攻陷隆德府,掠我子女,焚毁庐舍?这是金人先已渝盟,我们不交割三镇,也是有道理的。”
王云解释道“我也曾将此理由说给宗望听。宗望解释说,粘罕本是我之后军,他是按照约定赶来,因所过州县不服,所以他才攻隆德府,过泽州。粘罕当时并不知道两国已讲好,后来他得到我的令旨以及贵朝移文,当即停止进攻,北去太原,专候交割之使。虽偶有劫掠之事,不过是下边士兵胡作非为而已。两国必欲讲好,小事可不比计较。虽然租税数目自有簿籍可以查阅,但还是希望你归朝后,早将租税数目报来。见他如此说,我当即还朝。”
吴敏质问道“公是中国臣子,还是金人耶?”
王云刚要辩解,吴敏又大声说道“圣上早已降诏告谕天下,绝不割让祖宗土地!”
最终,朝廷决定不答应金人的任何条件。王云也被吴敏排挤出京师,安排到邓州任知州。
十几万大军在河东不仅没解除太原之围,反而接连失利,损兵折将,这让宋钦宗颇感震惊,同时内心深处也产生出了莫名的恐慌。几天来,他寝食不安,忧心忡忡。
五月二十五日,右司谏陈公辅上奏道“臣窃闻河东用兵不利,陛下圣虑忧劳,臣子之心夙夜不宁。然而臣以为,此未必不为宗庙社稷之福也。因为有难则惧,无难则怠,此乃人之常情。朝廷近日见河北金军出界,只剩太原之围未解,以为河东金军疲惫后必自解散。于是,对于边防之事关注稍缓。庙堂大臣相谋议者,多为不急之务。或穷究往事,或经营私意,论经术是非,安礼文详略。至于两路边事,皆不究心。可谓缓急失宜,先后倒置。朝廷内外之士虽知秋冬在近,深为可忧,然而皆非朝廷用事之臣,徒愤叹终日,无可奈何也!
今日若不因用兵不利,庙堂大臣还会以为无事,还会偷惰。等到秋冬时,万一金人结集诸部,举全国之兵而来,以助河东之师,则吾之仓卒无备又复如前日矣,可不虑哉!
臣伏望陛下因此一失,深戒大臣,凡不急之务一切暂罢,专以河北河东兵事为先,经营画置,多方应办,各尽所闻,勿怀异意。今后臣僚上殿,亦须先及边事,陛下留意听纳,不厌其多,或有可行,则尽付三省、枢密院,令斟酌施行。
夫汉之所以胜楚,以屈群策而用群力。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勿谓群臣之言皆无可采。陛下若能长如此时,日夜图之,则不徒以济今日之急,将来秋冬亦不失备矣。故臣曰,此未必不为宗庙社稷之福也。”对于陈公辅所言,宋钦宗点头称赞。
接着,河北河东宣抚司上奏,请示如何处置在榆次之战中溃散而去的统领蒋佐。此前,宋钦宗曾下令对这些人免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