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三六三 自由或战争(2 / 3)

终老。

短短的十年统治,为李昭圭在后世印度历史上留下了第一仁君的美名,但这些后世者不得不承认,这位仁君的心,从未属于过印度。

如果倒回来去看,其实这一点不难理解,李昭圭人生最重要的十岁到十八岁,裕王李君威实际扮演了他父亲的角色,虽然他的沉稳大气很像李君华,但性情和价值观更像自己的三叔。

他不把印度当成自己的私产,只是当成事业,尽最大努力而已。

林西塘甚至还提到,李昭圭因为改革失败,万念俱灰,想过在自己禅位给李昭奕或者李昭奕的某个儿子后,以什么姿态或者什么方式返回帝国,他甚至专门找了一个法律专家,询问自己这样的身份返回帝国是否符合帝国的法律。

这对于李昭圭曾经是一个很重要的事,而李昭圭综合各方面信息得出的结论是,为了避免各方面尴尬,应该由太上皇或者帝国皇帝做主,把自己过继到裕王这一脉,这样皇室和英王一脉就都不会尴尬了。

而对于李昭圭的淡然态度,最满意的毫无疑问是李君华,他一直头疼一件事,如何说服自己的弟弟李君威。现在最好的理由出现了,人家李昭圭自己都不坚持皇位,你又何必坚持呢?

“李昭奕是什么条件?”在了解了李昭圭的态度后,李君威主动问道。

林西塘说道:“辅政王希望皇帝陛下禅位于他,成为印度斯坦帝国的太上皇,从此不再参与朝政。而辅政王保证皇帝陛下及其一家的安全和富贵。另外就是维持皇帝陛下主张的,两国之间友好的关系和经贸往来。

帝国从此以后,不以任何名义干涉印度斯坦帝国的政治,而裕王殿下计划索拿辅政王之事,辅政王是裕王血脉之事,政变之事,全都当做没有发生过。”

“哼,好大的口气,他以为拿住昭圭,帝国就任他开价吗。他这一点诚意没有的条件,我是不予考虑的。”李君威立刻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皇帝与诚王对视一眼,诚王林君弘问:“这些条件印度皇帝陛下是否知道呢?”

“是的,陛下是知道的。”林西塘说。

李君华轻咳一声,冷冷问道:“林大人不会告诉我,昭圭同意这些条件吧。”

“不,皇帝陛下并不完全同意,他希望世人不知道其中发生的事,希望维护两国的和平与友好,也愿意禅位于辅政王,但他坚持自由,在我们秘密会谈中,皇帝陛下希望帝国一方为他争取自由。”

“自由?什么是自由,昭圭说的自由具体是什么?”李明勋开了口。

林西塘则是说:“皇帝陛下说,至少离开印度,最好回到申京。”

“皇上,你怎么说?”李君威看向皇帝,态度也变的强硬了许多。

这是极大的不恭敬,但李君华不在乎,在他看来,这个时候,裕王还愿意把决定权交给自己,而不是让父亲做主,这就是最大的尊重,对兄长的尊重,也是对皇帝的尊重。

李君华说:“朕觉的,昭圭的要求是正当的,他为了和平,愿意放弃皇位,牺牲的已经足够多了,如果我们连最基本的安全和自由都不能为他争取到,那这次谈判将毫无意义。

如果李昭奕把自由都不愿意给予,而是强行把对他无比包容的兄长和母亲当成筹码的话,这样的无情无义之人,必须是要讨伐的。

所以,自由是最基本的条件,李昭奕必须满足,如果不满足,那就是战争。”

“自由,或者战争。”林西塘问。

在得到了太上皇和皇帝二人的共同认可后,林西塘说:“好,那微臣把帝国方面的态度如实转达辅政王。”

“好,那多谢林大人了,朕也会尽快安排人与其联络。”虽然林西塘是李明勋所信重的人,但他现在的身份与帝国无关,而且李君华不能的不会全相信林西塘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