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素听了这话,更加觉得头大,他知道不可能完全把这话当真,可也知道,这个差使算是推脱不了了。
短短两天时间,帝国高层就搞清楚了发生在俄国内部的这次中等规模的内战,而结果也是出乎李君威的预料的,当然,是其顺利程度超乎预料。
马泽帕的老巢巴图林在俄军抵达之后立刻就失守了,因为有一部分的哥萨克领主投降,选择了里应外合,马泽帕除了一个儿子被抓走,只是损失了百十人,这不算什么损失。
相反,沃罗涅日的俄军出兵扫荡造成的损失就比较大了,但这种损失也多是经济上的,而非兵马损失,让李君威惊讶的事情也就在这里。
因为帝国高层错看了泽连科与马泽帕二人的关系,认为这二人水火不容,但谁能想到,二人都有唇亡齿寒的觉悟,在遭遇袭击之后,马泽帕立刻率军南下,进入波兰境内的泽连科领地躲避,而泽连科也迅速出兵北上接应,并且出动出面,说服了扎波罗热的哥萨克,接纳马泽帕。
当然,泽连科也是无利不起早,乱战一起,顿河与第聂伯河之间的东乌克兰地区一片混乱,旧有的秩序被打破,原本大量被哥萨克控制的人口,流入到了泽连科的手中。
进入八月,战场态势基本形成,而帝国一方也做好了出兵的准备。
“现如今瑞典大军已经从卢布林进入了西乌克兰,前锋抵达基辅,控制了渡口。随时会开赴俄国境内。按照您的指示,马泽帕与泽连科两个人也形成了联军,决意不加入任何一方,但二人愿意为瑞典军队一些补给。
而帝国军队主要由驻扎西滨的陆战队第三军中一些部队组成,先占领赫尔松,然后沿着第聂伯河逆流而上,控制基辅城与赫尔松之间的全部水道。”李素在地图前,向李君威汇报了他的计划。
李君威问:“出兵的理由呢?”
“保护侨民,还有保护第聂伯河航运。”李素回答说道。
保护侨民是一个很正当的理由,而保护航运则是与当年的《四国条约》有关,当年李君威西征,与波兰、俄国瓜分了克里米亚汗国的领地,并且和奥斯曼帝国签订了合约,这份合约包括边界、势力范围、民族政策、海军限制等等,杂七杂八的条约加在一起,就是《四国条约》。
按照条约规定,中、俄、波三国享有第聂伯河、顿河、伏尔加河三条河流的自由通航权,而三国分别掌握三条河流的一部分,所以对三国都是有利的,而以这个条约为理由,确实可以出兵。
见李君威还有些疑虑,李素说:“王叔,其实也不只是这个理由,我还派遣使者前往克拉科夫,联络波兰当局,但是没有得到回信,我想,卡尔十二世和波兰新王斯坦尼斯瓦夫一世,应该会同意的。”
“他们应该知道,我们派兵的目的是提前布局,准备介入战争。”李君威却不这么想。
李素笑着说:“我提出的方案是第聂伯河非军事化。”
李君威闻言,眼睛一亮,这确实是一个不错的提议。目前对于卡尔十二世来说,进军俄国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后勤,他甚至专门编组了一支超过一万人的后勤军,如果帝国维持第聂伯河航运的和平,那么来自波兰的补给就没有问题,在第聂伯河东岸,又有马泽帕和泽连科二人补给,补给困难问题几乎就解决了。
而反过来,假设远征失败的话,有帝国军队守卫第聂伯河,瑞典军队也能完成撤退。
这个时候,李昭承匆匆走了进来,现在他是远征军的参谋,负责情报工作。
李昭承带来了几份文件,有信件也有情报局的密文翻译,而这些文件都与卡尔十二世有关。
“卡尔国王来的信件,得到了军事情报局的印证。”李昭承递给了李素,然后向李君威简单介绍:“卡尔来信说,希望帝国约束马泽帕与泽连科两支军队,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