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5章:重大突破(5 / 5)

大隋第三世 碧海思云 4777 字 4个月前

面前再也摆不出刚正不阿、操守高洁的形象,对于双辽郡仓储疑点,他是再也不敢过多询问了,现在只是耗着时间,只等时间一到,给朝廷上报一个查无实据的结果。

每想起自己把持不住,落入圈套,刘燕客悔恨交加、心如刀绞。可他此时此刻唯一能做的,仅是对着滚滚河流呐喊咆哮。

然而,树欲静而同不止。

他不查,不代表他们的团队不查。

在大隋之前,御史巡查各地,所带之人皆为御史的随从家人、私人幕僚。

但是大隋王朝则不然。

高祖文皇帝改革地方行政制度的一项重大措施,是完全废除了汉朝以来州郡长官自行辟署置僚佐的制度。州郡牧守自辟僚佐,是形成地方割据势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有的属吏和举主之间,由于形成牢固的依附关系,往往唯主之命是从,而置国家利益于不顾。自魏晋实行九品中正制以后,世家大族垄断品第人物;荐举官吏的权力,州郡僚佐的辟署,实际上又为世家大族所左右。这种情况极不利于集权。北魏末年和北齐时期,州郡僚佐大多由吏部铨授,但州郡长官自署僚佐的制度并未废除。到了高祖文皇帝,则把州郡僚佐的任命权完全收归吏部,九品以上地方官均由朝廷任命,吏部考核。同时规定县佐必须回避本郡,任期三年,不得连任。这样就加强了中枢对地方的控制。

在这基础上,杨广对御史台进行了大改,在御史台这个机构,增设司隶、谒者二台,以肘制御史台,合称为御史三台,御史台负责纠察、弹劾官员、肃正纲纪。

司隶台职掌巡察京畿内外,掌巡察京畿以外的全国郡县,其职责是“激浊扬清”,若遇贪黩的官员则停止其职,抓其回京受审,有功则上报其事迹,加以旌勉。

谒者台的职责也是奉诏出使、慰抚劳问,并持节察按,遇有冤狱则受而奏之,更多是监督司隶台受理的案件,凡有所惑,上报御史台,御史台接到案子,便召集谒者台、司隶台的办案人员来对质,若争执不下,则交给刑部来断。

如是一来,御史台这个执法问题出现了三台分立的情况,避免了御史台大权独揽,干隐藏包庇、排除异己的不法之事。

最初,谒者台、司隶台官员是常驻各地,但杨广发现这伙人也不可靠,常驻不久就跟地方官员打成一片,在地方上联合作案,并欺上瞒下,于是将这些官员一律召回,不许他们与地方官员接触,将常驻明查改成临时暗访、巡察团队也由自募改成临时组建。

这是一个很好的主意,杨侗也继承了下来,所以刘燕客的团队也是临时拼凑,虽然也有自己的随从,可他的副手也有自己的团队。

他虽被人抓了把柄,使案情迟迟没有浮出水面,但别人却没有把柄被人抓住,照常按照事先分派,各行其事。

关键是还有一个薛万备,正星夜兼程的跑来汇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