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民间,军队,经济,方方面面的来准备,立国之前需要筹备的事情,很多很多,足够牧景忙得不可开交。
不过目前明侯府的政权结构倒是不错,一层层的重叠,分工也算是仔细很多,最后能送上昭明阁的政务,也有胡昭,秦颂,蔡邕等人来处理。
牧景还是有喘息的时间了。
傍晚。
他把最后几分奏本批阅完了之后,朱红大笔一丢,直接就溜号了。
各部房的蔡邕,抬头,看了一眼,看着他那欢天喜地离开的影子,叹了一口气,有些悲催的继续拿起手中的一些奏文。
本来蔡邕的办公室不在这里了。
他是主管教育和教化方面的参政,有自己的官衙,但是最近立国的事情多,地方很多繁琐的事情上奏上来,刘劲又不在,胡昭秦颂这些人忙不过来,特别是胡昭,为了筹备立国事宜,一天十二个时辰连轴转,累的好像一头牛一样。
他就只能来这里帮忙,帮忙批阅地方呈报上来的奏本。
昭明阁参政,属于明侯府决策层的领导,都是有资格参与所有事务的决断,包括军奏和地方奏本,都有批阅的资格,而且有效的。
这是牧景赋予的权利。
有了这个权利,大大的解放了牧景劳动时间,也增强的一个效率。
如今的交通,还是不通的。
虽然这些年,明侯府在不断的修建道路,自从水泥出现之后,水泥路,那是最好的官道,只有驰道级别才允许用水泥修建。
有了这些交通驰道的连接,地方和中央之间,已经加紧的联系,可交通还是属于落后的哪一种。
特别这样的水泥路很磨马蹄子,虽然速度是快了,马蹄子也有了马蹄铁的保护,可在这样的道路上急速行走,一副马蹄铁都熬不住多久的。
一个县和一个县之间,都是都需要一两天的时间。
除非是特别急了军方奏报等等,影响整个朝局的消息。
不然不会用成本高的让人感觉可怕的飞鸽传书,八百里加急,那种能跑死几匹马才把消息送回去的办法。
县府州府想要把奏本禀报上来,需要好几天的时间,在等回去,那也需要好几天的时间,时间上来说,本来就是紧张了。
如果再拖一段时间,那就需要更长的时间,有时候一个月都没有能回去,那地方等的眼睛都长长了,也看不到。
缺乏时效性,那就没有作用力了,而且会失去中央对地方的震慑力。
牧景一个人,加上胡昭,哪怕三头六臂,一天十几个时辰都在这里,恐怕也处理不力这么多的奏本,毕竟如今的疆域可不小。
所以才有了牧景提议,昭明阁建立议会制度,挑选参政参与政务,参政参与政务的决断,这样能大大的提高办公效率。
当然,也会给这些参政,增加一定的权力,相权越大,对于皇权就会越压抑,日后一旦昭明阁所有参政联合起来,架空君主都是有可能的。
不过这是以后的事情,牧景可顾不上,他现在只是想要偷懒一下,不想被整天困在这奏本的书山墨海之中。
而蔡邕,本来是轻松了,很多关于教育和教化,还有一些读书人的纷争,才会奏报给他,让他处理就行了。
可最近立国,事务繁多,而胡昭也没办法在这里盯住,所以让他来昭明阁上班,一方面是帮忙处理政务,另外一方面,那是为了盯紧牧景。
平时是胡昭盯着的。
蔡邕本身有些的奇怪,为什么要盯着牧景,可不来不知道,来了吓一跳。
以前就听说牧景懒,可亲自近身感觉之后,才感觉这厮,不是懒,是懒得很,上班点卯,那是瞄着点进来的,下班走人,那也是盯着点来的。
美曰其名,遵守时间制度。
可